普洱日报讯(记者 王博喜莉)普洱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构筑西南生态安全屏障的核心区域,全市森林面积达305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70%。中共普洱市委四届六次全会指出要加快建设更高水平的生态文明。 新时代当有新作为,为保护好普洱的蓝天白云和绿水青山,我市持续深入开展好森林防火工作,全市森林防火工作实现了连续32年无重大、特别重大森林火灾发生,2018年被省政府考核为优秀。成绩的背后,是大家默默地努力和奉献。 10余年坚守 大山上的“守护神” 今年4月以来,普洱大部分地区降水较少、温度偏高,森林防火进入关键时段。已经当了15年护林员的西盟佤族自治县勐梭镇王莫村二组村民岩干,每天都要徒步十多公里观测周边的林地,一旦发现火情,便及时上报。 2004年起,岩干受聘常年在王莫村防护林巡山护林,开始时的工资一个月只有60元,这样的活计当时村里一个人都不愿意干,岩干二话不说就接了下来,这一干就是15年。每年1—6月份护林防火期间,更是天天要进山来回转,加强对重点区域、重点部位森林火灾隐患的排查工作,防止带火上山,同时还要下寨入户开展森林防火政策法规宣传培训工作,同其他护林员一起维护好防护林区的森林资源安全。 “我刚开始巡山的时候,这座荒山上才有小树苗,现在已经长成大树了。”见证了这片防护林从树苗到森林的蝶变,岩干说,跟林子有了感情,自己从未想过要离开。每年4、5月份,是压力最大的时候。“这段日子天干物燥,天天都要进山转转才能放心,这个山火要是着起来,那是分分秒秒的事,麻痹大意不得。”常年在山中风吹日晒,岩干显得黝黑苍老。 在森林防火工作中,护林员就是“千里眼”和“顺风耳”。近年来,我市紧紧抓住野外火源和可燃物管理这两个关键环节,每3500亩林地配置1名护林员,全市共配置护林员1.415万人,并在重点时段、重点地段、关键时期、适当增加护林人员。这些护林员对周边地形和山水都非常熟悉,成了森林资源最可靠的“安全守护神”。 “人防+技防” 有效降低森林火情 随着时代的发展,森林火情监测也不断注入科技的手段。近日,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振太镇林业服务中心便启用了无人机对周边森林进行火情监控。借助高科技手段,此次无人机巡航森林面积约400公顷,通过航拍传输照片200余张,未发现森林火情。 据介绍,这套“神器”可应用于森林火情的预警及森林火灾的扑救指挥,通过航拍还能找到人工难以发现的火点,从而更好地保障森林防火安全。为确保重点林区不发生森林火灾,普洱森林消防支队还在无量山、太阳河等重点林区,利用无人机和派出消防员,采取地空立体式巡护方式,确保一有火情快速出击,实现打早、打小、打了目标。 此外,飞机巡护也成了普洱市在防火工作中的重要举措。2018年,普洱市租用两架直升机分别依托普洱思茅机场、江城临时起降点开展航空护林任务,两架直升机累计飞行108架次205小时19分。其中:巡护飞行91架次162小时11分;地空灭火演练飞行1小时52分;吊桶灭火飞行15架次25小时44分,洒水75桶,参与处置6起火情,向地方通报危险性荒火5起,投撒森林防火宣传单2万份。 加大宣传力度 守护绿水青山 进入4月以来,全市大部分地区降水偏少,气温偏高,森林防火形势十分严峻。从2019年1月1日起,相关部门就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及带班制度,强化应急处置。同时,市森林防火指挥部成员单位对各自挂钩联系的责任区按照森林草原火灾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内容逐项进行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隐患,及时督促整改。截至5月14日,共发现隐患7处,发放整改通知书7份。 同时,与普洱森林消防支队合作建立火情信息共享、火灾联合督查、火灾联合防范、火灾联合扑救、火灾定期共商的“五联机制”,深入开展“千人万里巡护”“无火清明”“防火知识进万家”及“防火知识进校园”等专项大型森林防火宣传活动,让广大群众认识到生态保护的重要性。截至5月14日,已累计制作宣传标语3940条、出动宣传车500台次、广电宣传180场次、召开会议1380次、发放宣传单54200份,上防火课30课时、制作标牌1261块、发放林农安全手册12000本。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