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资讯 时政 热点 问政 公告 时评 党建 视觉 直播 专题 策划
 
当前位置:首页 >>  云资讯 >> 正文




提升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城乡


来源:普洱日报 时间:2019/08/17/ 10:09 点击:

 

我市加快城市黑臭水体治理

普洱日报讯(记者 马洁)  自《云南省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普洱市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实施以来,我市迅速行动,以国家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建设为总平台,开展生态创建,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提升城乡人居环境,在治理城市水体黑臭方面取得积极进展,成效显著。到2018年底,全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消除比例高于80%,并全面开展黑臭水体排查整治工作,力争到2020年底,全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消除比例达到95%。

在加快城市生活污水收集处理系统“提质增效”上下功夫。推动城市建成区污水管网全覆盖和城镇生活污水全收集、全处理以及老旧污水管网改造和破损修复。全面推进城中村、老旧城区和城乡结合部的生活污水收集处理,科学实施沿河沿湖截污管道建设,统一处理达标排放,力争到2020年,中心城区污水处理率达到95%,各县城区污水处理率达到85%。

深入开展入河湖排污口整治。组织开展城市黑臭水体沿岸排污口排查,摸清底数,明确责任主体,逐一登记建档。通过取缔一批、清理一批、规范一批入河湖排污口,不断加大整治力度。同时,全面推进建筑小区、企事业单位内部和市政雨污水管道混错接改造,逐步降低雨季污染物入河湖量。强化工业企业污染控制,对超标或超总量的排污单位一律限制生产或停产整治。加强农业农村污染控制,严禁城镇垃圾和工业污染向农业农村转移,加快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防止垃圾直接入河或在水体边随意堆放。

与此同时,加强水体生态修复。强化沿河湖园林绿化建设,营造岸绿景美的生态景观。在满足城市排洪和排涝功能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对河湖岸线进行生态化改造,减少对城市自然河道的渠化硬化,营造生物生存环境,恢复和增强河湖水系的自净功能,为城市内涝防治提供蓄水空间。

龙街乡:垃圾分类入炉  清洁环境入家

普洱日报讯(记者 粟利)“垃圾进了炉,清洁进了家,家里种鲜花,地里种金瓜。”一句简单的顺口溜,说的是景东彝族自治县龙街乡新平村大洼子村民小组家家户户进行垃圾分类,并利用垃圾热解炉处理垃圾,改善家庭和村组卫生,提升人居环境的新鲜事。

走进大洼子村民小组廖成荣家,只见门口放着一个自制的大鞋架,整齐地摆着各类鞋子,锄头、镰刀、雨伞等一一“排队”挂在工具架上。厨房里,锅碗瓢盆干净整齐各归各位,院子里也收拾得井井有条,墙壁上挂着的人居环境洁美家庭示范户流动红旗显得格外醒目。廖成荣摸着红旗骄傲地说:“现在我们都在比赛,看看哪家最干净。”

廖成荣所说的比赛,正是“一月一评”的人居环境整治评比,根据得分情况评为“最清洁”“清洁”“脏乱差”,评比的结果上墙公示。有了激励机制,村民们个个“比学赶超”争当“最清洁”户。

“一家干净还不行,全村干净才是真”已成为村民们的共识。每个星期六或星期日,村民对公共卫生区域进行打扫,人畜分离、鸡鸭入圈;每天清晨,家家户户打扫家庭卫生。各家还设有“可回收”“不可回收”两个垃圾桶,塑料瓶、易拉罐、废铜烂铁等是可回收垃圾,可以卖了换钱;废纸、树叶等是不可回收垃圾,由保洁员统一收集到垃圾热解炉进行分解。垃圾热解炉能充分燃烧,产生的烟雾少,垃圾燃烧过后产生的灰烬可以作为农田肥料,不能在热解炉分解的,则将运送到垃圾填埋点进行填埋。

“通过良好习惯的养成,村民们保护环境的意识逐步提高,”大洼子村民小组组长梅朝学说,“下一步,还将加大庭院美化的力度,种些花草,让家更好在。”

国庆乡老余寨 “五化一拆”建新村

普洱日报讯(通讯员 白斌成) 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国庆乡和平村老余寨党支部积极在“村庄美化、道路硬化、灯光亮化、庭院绿化、环境净化和民房建新拆旧”中发挥支部引领和党员先锋示范作用,构建“党建+”模式,引领脱贫攻坚、新农村建设,发挥好村民自治组织作用,走出一条党组织服务能力强、村民自治主动、农村环境优美、村风文明的新农村发展之路。

截至目前,老余寨已在小组主干道和串户路上栽种古茶树、羊奶果树、澳洲坚果树等树木2000余株;铺设长1500米、宽3.5米的水泥路面,修建入户小桥6座,大大改善了村民的生产生活环境;对组内的路灯进行合理规划,共安装太阳能路灯38盏;采取统一规划和农户自觉参与、自主打造结合的方式,依山就势,串点连线、点线成片,在房前屋后植树、栽花草,营造了全民爱绿、植绿、护绿的浓厚氛围;新建成一个面积300平方米的垃圾填埋场,每户一个垃圾分类箱;并依托脱贫攻坚安全稳固住房保障的建设,新建砖混结构住房51户。同时,以打造“老余寨古茶园”为契机,老余寨党支部带头发展特色富民产业,拓宽增收致富渠道,积极带领群众增收致富。

德安乡开展集中清河行动

普洱日报讯(通讯员 李林) 为保护辖区水生态环境,近日,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德安乡组织开展集中清河行动。

活动中,德安乡组织乡党政机关、各中心站所、村组干部和群众、志愿者共100余人组成清河队伍,分片区对集镇周围排查出的河道污染源、沿河垃圾堆及街道、过境公路沿线垃圾、杂草、恶臭水沟进行认真清理。经过清理的河道变得更加通畅,街道、公路旁的环境卫生也更加洁净。其余各村干部群众也在各自村党(总)支部的带领下对辖区河道进行了集中清理整治。

振太镇开展集中植树活动

普洱日报讯(通讯员 孔继春 摄影报道)近日,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振太镇党委政府与墨临高速路振太段指挥部开展义务植树活动。活动共种植300株火焰木、400余株思茅松。

为在全镇掀起绿化美化家园热潮,用实际行动全力打造绿水青山,2019年以来,振太镇共组织干部职工、党员、群众开展集中植树4次,共植树5000多株,其中思茅松2000株、火把花2000株、樱花500株、火焰木300株、三角梅500株等,全镇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绿化美化水平不断提高。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上一篇:孟连:开放添活力边合区建设涌新潮 下一篇:嘎仰村:农民养殖青蛙致富“顶呱呱”
 
 
 
主办:中共普洱市委 普洱市人民政府 承办:普洱市融媒体中心
普洱网投稿:puernews@126.com 地址: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茶苑路1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25320150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3120240004 ICP备案号:滇ICP备11001122号-3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邮箱 jubao@12377.cn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举报邮箱smjidi@126.com 普洱网不良信息举报:0879-2147559
涉未成年专用举报电话:0879-2147559 举报邮箱:smjidi@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