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日报讯(通讯员 余婷婷 苏理宏)近年来,景东彝族自治县按照“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培训到户、农民受益”的原则,加强职业教育和农村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让贫困劳动力以“渔”获“鱼”。 强化职业教育,阻断代际贫困。景东县严格落实国家相关政策,不断扩大职业教育的覆盖面。从2013年至2019年,景东县职业高级中学就读学生约10000余人,平均每年招收近1400余名农村初中毕业生到学校就读,分别享受国家中职学生免学费、生活费补助、雨露计划、高三毕业生创业补助共计资金近亿元。同时,把专业建设与劳动力就业市场紧密结合,开设现代农艺技术、畜牧兽医、服装加工、学前教育等14个专业,就业率达 100%。 提升劳动力素质,增强造血功能。景东县积极盘活县内资源,整合人社、扶贫、农科、工青妇、残联、移民等部门相关培训项目,以县内相关培训学校为依托,对全县农村劳动力开展实用技能培训。2016年以来,开展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实用技能培训和引导性培训5.98万人次,实现了全县户均1人受到培训,并掌握1—2项实用技术的目标。如大街镇平地村农户罗德兴参加种植养殖技术培训后,成立中草药合作社,吸纳建档立卡户 40 户,带动本村 80%的村民发展中草药种植,合作社年产值达600多万元。 
景东县职业高级中学学生在学习服装加工 (景东县职业高级中学提供)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