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资讯 时政 热点 问政 公告 时评 党建 视觉 直播 专题 策划
 
当前位置:普洱网首页 >> 云资讯 >> 正文




勐大镇: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富民强镇


来源:普洱日报  时间:2020/05/21/ 09:44 点击:

 

编者按

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勐大镇充分发挥气候和资源优势,积极通过引导群众大力发展地方特色优势产业,并依托龙头企业等的带动,改变以往农户“零散弱”的种植、养殖状况,探索现代化农业发展之路,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生态绿色+”主攻烟株生长质量培训提升烟叶品质

普洱日报讯(通讯员 宋奔 文/图)近日,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勐大镇新时代农民讲习所开展了2020年“生态绿色+”主攻烟株生长质量培训。

培训围绕科学抗旱、田间管理技术和大田管理展开,通过烟技人员的理论教学和田间实操演示,推广动员烟农查缺补苗、有序追肥、中耕除草、病虫害防治等,强化大田管理,着力提升烟叶品质,推动勐大镇烤烟产业高质量发展。

据悉,烤烟是勐大镇主要经济作物和支柱优势产业,烟叶生产规模占全县20%以上。如今,烤烟产业已成为勐大镇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重要产业之一。

开展烤烟移栽培训

 

新时代农民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

普洱日报讯(通讯员 刘晓琼 李超 吴丹)“只要含糖量达18%,说明葡萄即将成熟,就可以上市了。”近日,笔者在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勐大镇勐统村大仓村民小组的葡萄园看到,43岁的杨冬正在葡萄园里忙着修剪藤条、测量葡萄含糖量,一串串葡萄挂在绿叶之间,紫得像玛瑙,绿得像翡翠,呈现出一派丰收的景象。

杨冬是勐大镇勐统村大仓村民小组村民,家中祖祖辈辈都是农民。1997年高中毕业后,他参加了“唐山钢铁职业学校”经管班2年的学习,其间系统学习了植保、营销、经济等相关专业,对农业农村工作十分熟悉。2010年,杨冬决定回到家乡,把自家的农田变成果园,发展现代农业。

2012年,杨冬试种的2亩葡萄不见成效,经研究他发现,种植知识和技能的缺乏是葡萄种植成败的关键。他决定认真总结经验,通过网上学习、查看相关植保知识书籍、向他人请教等方式找原因,最后改露天种植为盖棚种植,解决了因雨水原因导致的土壤板结,葡萄根系长不开,一直困扰他的问题终于得到解决。2014年,杨冬大胆地把8亩露天葡萄园改成了盖棚管理,2017年葡萄园初见成效。

看到满园的葡萄,杨冬的干劲更足了,他扩大了葡萄园的种植面积,并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套种各类水果,使一年四季都有水果出售。同时,他结合美丽乡村建设,让游客通过果园体验采摘乐趣,葡萄园成为游客争相打卡的旅游目的地。

目前,杨冬的15亩果园里除了种植有葡萄,还种植有西瓜、百香果、火龙果等9种水果。2019年,杨冬的果园收入达到了20余万元。

据了解,近年来,镇沅县采取“理论+实践”双结合培训模式,首创深度贫困人口培训中心,并成立县、乡(镇)、村三级新时代农民讲习所,以讲授致富技能为主要抓手,因需施教,开展林下药材种植管理、茶园管理、茶叶加工、核桃管理、烤烟、蔬菜、水果、畜禽养殖等种养殖技术及建筑类等工种的实用类技术培训,大力培育乡土人才,让每个农村家庭至少掌握一门增收致富技能。

通过参加新时代农民讲习所的培训,杨冬更加坚信,只有不断学习掌握新型农业的专业技能知识,才能把这份果业做大做强。同时,他还带动周边群众发展果蔬经济,实现共同致富。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上一篇:砍盆箐名茶为民分外香——镇沅县勐大镇推进 ... 下一篇:省纪委省监委在普洱市召开失实检举控告澄清 ...
 
 
 
主办:中共普洱市委 普洱市人民政府 承办:普洱市融媒体中心
普洱网投稿:puernews@126.com 地址: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茶苑路1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25320150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3120240004 ICP备案号:滇ICP备11001122号-3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邮箱 jubao@12377.cn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举报邮箱smjidi@126.com 普洱网不良信息举报:0879-2147559
涉未成年专用举报电话:0879-2147559 举报邮箱:smjidi@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