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当前,云南省正积极开展“双报到双服务双报告”工作。笔者认为,“双报到双服务双报告”工作不能简单地为报到而报到,要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契机,带着责任心、带着感情、带着技能,千方百计地整合各种资源力量,为社区治理带来新力量,积极破解社区治理“难题”。 着力构建社区工作整体推进的新格局。目前,随着城市建设的进步、各项投入的加大,城市基层社区治理已取得长足进步,但也不可否认依然存在社区内“条” “块”结构相对封闭,社区治理多元主体存在“各吹各打”“各唱各调”的现象,甚至在职党员不知道社区工作在做什么,社区也不知道辖区内有多少在职党员的现象。“双报到双服务双报告”工作有效衔接整合各个单位、组织、个人的资源,实现对社区要素、职能的再整合、再配置,有望逐步构建起社区党组织、在职党员参与社区治理的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党建新格局。 着力建立互联互通有效互动的新体系。社区内各单位组织虽然离得近,但往往缺少有效的沟通协调机制和平台。随着“双报到双服务双报告”工作的深入开展,专项工作“微信群”等协调平台的建立,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各单位党组织、党员积极参与的“路”和“桥”将连通起来,小区治理、综治维稳、文明创建、疫情防控等工作不再是社区单打独斗。特别是“红色物业”建设工作的推进,将进一步强化居委会、业委会和物业服务企业间的沟通联系,推动社区治理从单一走向多元,从联系松散走向互融共生。 着力打开社区党建与治理服务的新通道。目前,社区党建和治理工作,还存在就党建抓党建,就治理抓治理的“两张皮”现象,部分社区党组织在整合资源、服务民生、推动中心工作等方面作用发挥不明显,驻社区单位党组织与社区党组织有“老死不相往来”之嫌。随着“双报到双服务双报告”工作的推进,社区党组织可以利用数字化手段,了解小区、居民服务需求和社区服务、发展需要,分发服务意向,让驻社区党组织和在职党员认领并进行“志愿式”服务解决问题,把社区治理、社区服务工作转化为共建项目,推动形成党建共促、治理共赢、发展共享的生动局面。(张新立)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