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普洱日报讯(记者 罗成建 刀琼芬 文/图) 又到一年烟叶收购季。连日来,记者在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古城镇烟叶工作站看到,工作人员正在认真对烟叶进行分级分类、过磅、打包。烟农们在收购人员的指导下,有条不紊地将一捆捆扎好的烟叶搬到平板拖车上,并由工作人员送进分检室验级,一派繁忙的收购景象。 “我家的经济来源主要是种植烤烟,今年种了28亩烤烟,由于雨水相对充足,给烟叶生产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烟叶质量也相对较高,预计收入有12万元左右。”正在烟站交售烟叶的古城镇南京村钱家村民小组村民钱国友高兴地说。 古城镇南京村思烟合作社南京分级点负责人罗定文告诉记者,为有序、高效地做好烟叶收购工作,烟叶交到烟站之前,他们需经过分级预检,对此,他们按照古城镇烟站制定的烟叶收购排班表,提前一天做好分级预检工作,再将烟叶统一运到烟站交售,这样既节省了烟农排队交售烟叶的时间,也能让烟叶收购更有秩序,同时确保烟叶收购质量。 古城镇烟叶工作站站长李学勇介绍,古城镇是镇沅县户均种植烤烟面积最大的乡(镇)之一,今年全镇共有478户农户种植烤烟,户均种植面积17.6亩,计划完成22500担烟叶收购任务,预计总产值达3300万余元。“从这几天的收购情况来看,今年的烤烟质量相比去年要好一些,特别是中等烟叶比去年要多,意味着烟农的收入比去年有所增加。”李学勇说。 近年来,古城镇充分依托资源禀赋,纵深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引导群众因地制宜发展烤烟产业,不断拓宽群众增收渠道。同时,通过大力实施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极大地改善了生产条件,提高了烤烟生产效率,烤烟产业成为了群众增收致富的“金叶子”。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