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资讯
时政
热点
问政
公告
时评
党建
视觉
直播
专题
策划
 
当前位置:普洱网首页 >> 专题库 >> 推进乡村振兴战略 >> 正文




建立乡土人才信息库 培育乡村振兴“新农人”


来源:《普洱日报》  时间:2021/09/18/ 09:34 点击:

 

本网讯   几场秋雨过后,古树茶又到了一年一度的修剪时节。在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者东镇马邓村尚品茶园,负责人刘清正在修剪古茶树上的多余杈枝。

“种植规范化、管理精细化了,茶叶的价格自然就跟着提起来了。”刘清说,去年,他家的500余亩茶叶毛收入近200万元。

刘清的茶园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种植面积已发展到500多亩,形成了从茶园建设、种植、管理、销售一条龙的服务链,带动附近120余户村民年均收入超过1.5万元。

近年来,镇沅县着力选才、留才、育才,抓好乡土人才队伍建设,厚植乡土人才“金种子”,引领乡土人才“破茧成长”,通过挖掘一批又一批的“土专家”、培育一批又一批的“田秀才”,全力打造乡村振兴人才新“引擎”。

优选才 产业兴

初秋时节,行走在哀牢山间。微风吹来,茶香扑鼻,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对于马邓村村民杜其聪来说,这一个多月是她一年中最忙碌的日子。

“以前没技术,有新鲜茶叶就摘,没有就在家干农活。现在刘清传授我们茶树管理技术,每天还给我们支付100多元的工资,我们技术提升了、收入增加了,茶叶的品质也提高了。”杜其聪说。

镇沅县坚持“有用就是人才、人才就在身边”的理念就地取“才”,充分挖掘分散在乡村的致富能人、种养大户等“土专家”“田秀才”,分门别类建立乡土人才信息库,将刘清这样的人才纳入本县280余名农村致富带头人队伍,促使一批带动技艺传承、带强产业发展、带领农民致富的本土人才竞相涌现,成为带领群众致富的“领头雁”。

目前,刘清的茶叶已经远销广西、广东一带,带领着越来越多的村民走向富裕富足。

重培训 农民乐

古城镇古城村,一棵棵晚熟芒果树上坠着金色的果实。阳光刚洒下,李荣已在果园里忙碌起来。看着树上个头饱满、颜色金黄的芒果,李荣心里乐开了花。

以前因缺少技术,李荣打工吃了不少苦。2014年,听说邻县通过种植晚熟芒果致富,他就抱着试一试的心态,与妻子前往邻县考察晚熟芒果种植项目,在尝到晚熟芒果的甜蜜滋味后,他回村开始种植晚熟芒果。

“刚接触到晚熟芒果种植这个项目的时候,我和妻子什么技术也不懂,就凭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儿拼命干!当时因为不懂技术,种植成本很大,仅芒果嫁接这道工序,我们就得从邻县花高工资请专家来做。”正在为芒果浇水的李荣汗如雨下,他笑着说:“我们是古城镇第一家种植晚熟芒果的,这个品种的芒果甜度高、果核小,虽然还没有到达采摘期,昆明等地的老板已经来我们这里付钱订货了。现在政府每年都会开展果树栽培技术培训,老师还专门到我家果园给大家上实训课程。在老师的培训下,嫁接技术已经难不倒我了。看看,这边就是我今年新嫁接的芒果品种。”手脚勤快、虚心好学,加之政策扶持,芒果刚进入挂果期,李荣就挣了近6万元。在李荣的带动下,古城镇古城村已成为晚熟芒果种植大村,全村共种植晚熟芒果480余亩。

为更好地推进“选才、留才、育才”工作,镇沅县先后成立了哀牢山、无量山农民技术学校和新时代农民讲习所,创办了“普洱学院新型职业农民学院”,以讲授致富技能为抓手,培育乡土人才,让每个农村家庭至少掌握一门增收致富技能。2020年至今,全县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97488人次,培育乡村致富带头人340余名,让“能汉”变成“强汉”“能人”变成“人才”,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通讯员  刘晓琼  罗东  李富陆  文/图)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上一篇: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下一篇:江城县:一片“金叶子”锁定乡村振兴大目标 ...
 
 

主办:中共普洱市委 普洱市人民政府 承办:普洱市融媒体中心
普洱网投稿:puernews@126.com 地址: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茶苑路1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25320150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3120240004 ICP备案号:滇ICP备11001122号-3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邮箱 jubao@12377.cn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举报邮箱smjidi@126.com 普洱网不良信息举报:0879-2147559
涉未成年专用举报电话:0879-2147559 举报邮箱:smjidi@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