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报告中提出的“建设一支当下有活力、发展有潜力、未来有竞争力的高素质干部人才队伍”的目标,再结合普洱的地方实际,我们能在未来五年做一些什么呢? 杨虹代表:建议加强机关党的建设和作风建设,持续开展好“惜转争”专项行动与“新征程上的普洱之问”思想大讨论、纪律作风专项整顿相结合,切实解决机关干部职工纪律作风存在的问题。要继续重视人才工作,形成“引、留、培、管、用”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人才工作大格局。 顾桃代表:建议加大对干部的培养力度,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等方式,全面提升干部职工的能力素质。要加大对新业态劳动者的关心关爱,把他们紧密团结在工会周围,通过政治引领、思想引领,让他们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为普洱经济建设贡献力量。对干部要严管厚爱,通过心理疏导、组织活动等方式,关心关爱干部职工,让工会成为广大劳动者的“娘家”。 王国伟代表:要坚持上下结合、统筹协调,充分整合利用各种培训资源,为基层一线干部提供更多的教育培训机会、创造更好的教育培训条件。 张海荣代表:要结合组织工作,要着力优化组织体系、着力建强干部队伍、着力狠抓作风建设。 彭雪涛代表:下一步,孟连县委组织部将在边疆党建上下功夫,在补齐人才队伍上下功夫,在提升干部干事创业精气神上下功夫,最大程度调动人才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形成人岗相适、人尽其才的良好局面。 黄正发代表:建议盘活干部资源,把优质资源配置给优秀的干部,真正谱写好普洱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郡县治,天下安;郡县富,天下足”。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经济和农村经济的联结点,县域经济运行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行质量。市第五次党代会为我们高质量发展县域经济描绘了宏伟蓝图,作为党代表,您对于发展好县域经济有什么样的意见建议? 袁洪波代表:墨江县作为普洱北大门,将严格对标对表党代会的部署要求,全面及时把党代会精神学习领会好、贯彻落实好。一是融入大局,全面扛实县域发展重任。充分挖掘墨江特有的交通区位、绿色生态等资源优势,找准角色定位、理清工作思路,将市委的发展蓝图细化分解为发展项目和指标任务。二是补短强弱,全力推动县域发展突围。聚焦县域发展的重点难点,扎实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切实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一流产品、一流产业、一流品牌。三是强化作风,坚决取得县域发展实绩。对重点工作、重大项目严格实行“项目化推进、专班式攻坚”,高质量实施、高速度推进,以高质量发展实绩展示好墨江形象。 刀建华代表:建议市委、市政府把景谷县纳入“思宁一体化”统筹发展,打造“思宁景一体化”,在经济发展、项目建设、资金保障上给予支持。 张永华代表:宁洱县要抓住“思宁一体化”的历史机遇谋篇布局,发挥思宁核心经济圈的优势,并按照“4+4+4”的产业布局,做强优势特色产业。要抓好“一园两中心三基地”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整合各方力量,全面优化服务,力争项目尽快落地宁洱。 李八一代表:站在全省、全市的角度,如何抓好景东县的发展?修路、办学、兴业是关键。建议市委、市政府将无量山作为景迈山之后的又一个重点来打造。 张光魁代表:目前,西盟县存在群众素质和技能水平较低,干部人才队伍紧缺,教育、卫生等社会保障体系发展落后,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等主要问题。下阶段,要把强边固防作为第一责任,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并通过“抓三产促二产带一产”,做好全域生态旅游文章,实现边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冯维忠代表:建议高度重视、高位推动以“思宁一体化”为核心的区域经济社会协同发展,成立工作专班,统筹抓好相关工作。要结合省委省政府普洱现场办公会精神,修改完善“思宁一体化”发展规划,完善空间功能布局,积极向上争取政策,进一步理顺事权、财权等关系。 基础设施建设是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石,一头连着经济发展,一头连着民生改善。普洱打造“两示范一胜地”,基础设施建设更是重中之重,下一步,我们应该怎么做? 毛源代表:作为一名水利行业的工程师,要进一步明确职责任务,增强做好水利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扎实做好水利工程项目前期调查摸底、勘察、设计、实地调查、现场论证等工作,解决民生难题。 李赟代表:思茅区是普洱的政治文化中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在今后5年,希望市委、市政府在项目和资金方面继续给予支持,让便民路和致富路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康明宇代表:建议进一步加大糯扎渡库区环湖公路建设力度,加大支持和帮扶力度,解决糯扎渡库区群众季节性缺水问题。此外,还应谋划好山区农特产品发展布局,并在技术、销售方面给予支持。 市第五次党代会报告中提出要“接续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边强民富。”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您有什么好的建议? 刀建华代表:要将乡村绿化美化与林业产业发展相结合,因地制宜培育林业产业品牌,提升林业产业品质,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带动乡村林业产业振兴,实现林业产业富民。要依托乡村绿色生态资源,大力发展林果采摘、乡村民宿等乡村旅游休闲观光项目,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尹雪兰代表:建议进一步关注农村生活垃圾处理问题。各级各部门应加强资金统筹,拓宽资金筹措渠道,发挥村级集体经济优势,探索“项目+金融支持+村民交纳一定垃圾处理费用”模式,在各村建立小型的垃圾集中处理设施设备,实现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无害化处理。 刘松代表:作为一名基层干部, 我将按照报告中提到的“接续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边强民富”的工作要求,继续探索完善“村、社、企、户”四位一体发展模式,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扎实开展乡村建设行动,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 谢职锐代表:要充分利用优势资源,全力保护好古建筑和传统古村落,加快推进旅游、乡村建设和民族文化深度融合。 李开福代表:要始终坚持把党的建设摆在首位,认真抓好基层党组织建设,积极培育产业型村集体经济,使用好市县两级的奖补政策,充分释放政策红利。 张艳兰代表:推动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是基础。希望进一步加大第二、第三产业的投入力度,延伸产业链。希望市、县级层面进一步加强顶层规划设计,推动澜沧、孟连、西盟“绿三角”产业区域化发展,形成全产业链。 李平代表:建议加强农村消防基础设施建设,组建专业的消防队伍,并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研究制定相应的防范应急措施。同时,要通过各种途径广泛宣传消防安全知识,将消防知识送到每个人、每个家庭、每个村庄,织就一张严密的“消防安全网”。 王海铭代表:希望进一步重视农村垃圾处理,分县区、分片区建立农村垃圾填埋场,对难以降解的垃圾进行科学有效处理;建立垃圾回收处理补贴机制,吸引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农村垃圾回收处理。 李颈松代表:江城县康平镇将争取打造一批新农村示范点,争取各级补助建设资金,解决好污水处理和人居环境等较为突出的问题。 (记者 郑舒文 罗成建 臧灵 李毓珊 王福蓉 李玲玉 苏燕 刀琼芬 曹琦涵 付颖 谢志达)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