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资讯
时政
热点
问政
公告
时评
党建
视觉
直播
专题
策划
 
当前位置:普洱网首页 >> 云资讯 >> 正文




全力建设绿色经济示范区,我期待!


来源:《普洱日报》  时间:2021/09/26/ 09:30 点击:

 

方向定位

普洱要抓住实现碳达峰、碳中和重要战略机遇,发展绿色产业,倡导绿色生活,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绿色经济示范区。——省委省政府普洱现场办公会

普洱思路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加快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成为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的样板、推动碳达峰碳中和的典范、创新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标杆。

夯实绿色经济发展基础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为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清的生产生活环境的重要指示,严格落实保护优先,擦亮绿色发展底色。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统筹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控,科学划定并严格落实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逐步形成城镇化片区、农产品主产区、生态功能区三大空间格局。坚决扛起保护生态环境的政治责任,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围绕无量山、哀牢山和澜沧江、李仙江生态环境保护,热带雨林、亚热带森林生物多样性保护,亚洲象、黑冠长臂猿、桫椤等旗舰物种保护重点任务,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切实筑牢国家西南生态安全屏障,持续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更加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加强城乡“两污”和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快建设结构优化、集约高效、经济实用、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基础设施体系。把水利建设作为事关普洱命脉的大事来抓,加快推进黄草坝大型水库和景镇灌区、墨江灌区等重大项目,到2025年力争完成水利投资600亿元以上,有效灌溉率达到全省平均水平,切实解决工程性缺水和区域性缺水问题。全面实现县县通高速,加快推进普洱至临沧、普洱至蒙自、普洱至楚雄铁路和普洱思茅机场迁建、景东民用机场新建、澜沧景迈机场扩建,形成内外畅通的交通网络。高标准规划建设重点产业基地,全域提升现代林产业、绿色食品、生物医药等产业基地化水平。

优化绿色经济发展格局

坚持全市一盘棋,发挥各地比较优势,加快形成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以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申遗为引爆点打造绿色区域经济核心区。依托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申遗,充分发挥区位、民族文化、茶旅融合、沿边开放等优势,高标准建设普洱茶博物馆、景迈古树茶小镇、景迈山田园综合体、普洱茶窖等项目,加快澜沧江沿岸休闲旅游示范区建设,做活孟连(勐阿)边合区,打造边境小康村和沿边城镇带,推进澜沧、孟连、西盟“绿三角”区域化发展。以思宁一体化为龙头推进绿色城镇化进程。加强资源、要素、空间统筹规划利用,加快推进思宁一体化,加速城镇化进程。思茅区重点布局有机茶、生物医药、旅游康养、数字经济等产业,宁洱县重点布局现代林产业、加工、物流、仓储等产业,推进产城人深度融合,联动墨江、江城通道经济带发展,加快培育区域性综合物流枢纽中心,建设国家产城融合发展示范区。以云南景谷产业园区为牵引加快绿色产业发展。立足无量山、哀牢山资源禀赋,依托云南景谷产业园区,大力发展林浆林纸、森林康养等现代林产业,推动现代林产业与温泉疗养、绿色食品等产业联动互进,实现景谷、景东、镇沅协同发展。

构建绿色现代产业体系

以打造世界一流“三张牌”为引领,按照“大产业+新主体+新平台”发展思路,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大力发展绿色农业。稳定粮食生产,提高粮食安全保障能力。高度重视“菜篮子”工程建设,让群众吃上平价菜、放心菜。持续抓好烤烟生产,稳定100万担烟叶产量,扩大雪茄烟叶种植,打造中式雪茄国产化原料核心优质供应产区。坚持绿色有机方向,继续聚焦有机茶叶、精品咖啡、高端肉牛、高效甘蔗、中药材、水果、蔬菜等重点产业,全域提高基地化水平,全面提升精深加工水平,全力打造地理标志产品,推动绿色食品产业做大做强。紧紧围绕建设全国有机茶第一强市目标,突出茶产业第一支柱产业地位,以低氟普洱茶进藏为契机,深入实施有机茶园建设、名企名牌培育、目标市场开拓、茶旅融合发展战略,把精深加工做强,把企业品牌做响,把目标市场做大,把茶旅融合做活,进一步擦亮普洱茶金字招牌。到2025年,茶产业综合产值达600亿元,咖啡产业综合产值提高到50亿元以上,肉牛产业综合产值达300亿元,甘蔗产业综合产值提高到100亿元以上,中药材产业综合产值达300亿元,水果产业综合产值达100亿元,蔬菜产业综合产值达50亿元,第一产业增加值提高到400亿元以上,基地化率提高到50%以上,农产品加工转化率提高到70%以上。做大做强绿色工业。以工业园区为载体,以绿色能源、现代林产业和生物医药为主攻方向,奋力推动工业发展实现重大突破。加快建设风光水储一体化基地,加大新能源汽车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绿色能源与绿色制造业融合发展,把清洁能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重视创新研发,有效破解污染物排放、原材料供给、产业链延伸、市场拓展等关键问题,抢占行业制高点,迅速提升浆变纸、林板变家居的能力,建设西南地区最大的“林浆纸·林板家居一体化”现代林产业基地。持续打造云茯苓、龙血竭、白及、滇黄精、林下三七等道地药材生产基地,不断提升现代中药饮片、中药配方颗粒、中成药、民族药等研发生产能力,加快推进普洱生物医药产业园建设,实现生物医药集群发展。做精做优绿色服务业。以推进服务主体绿色化、服务过程清洁化为方向,深度谋划现代服务业布局,全面推进云南思茅产业园区、云南景谷产业园区、云南孟连(勐阿)边境经济合作区3个省级园区绿色化改造和构建,加快布局境外物流市场,争取建设宁洱铁路货运物流枢纽和普洱保税物流中心,完善冷链物流产业供应链,基本形成市县乡村四级现代物流服务网络。加快数字化发展。着力夯实5G、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统筹推进设施联通、网络畅通、平台贯通、数据融通,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建设数字政府、数字社会、数字城市、数字边境,为普洱高质量发展赋能。

创新绿色发展体制机制

构建绿色政策体系。加强政策研究,充分用好用足用活国家支持普洱建设国家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政策。积极争取国家和省长江经济带生态补偿有关政策,探索开展澜沧江、李仙江等重点流域横向生态补偿工作。建立绿色投融资机制,搭建“两山银行”平台,创新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在绿色产品价值的度量、转化、变现上先行先试。建立绿色产业奖补扶持激励机制,对绿色生态有机基地认证、“三品一标”产品认证、区域品牌创建和示范带动作用强的龙头企业、工业项目给予扶持和奖励,引导激励绿色产业转型发展。构建绿色质量体系。深入推进质量强市建设,探索“标准化+绿色化”发展模式,从空间布局优化、生态环境保护、绿色经济发展、绿色文化生活、绿色政务与公共服务等方面做好顶层设计,加强地方标准化能力建设,实施重点领域标准化工程,建立一批绿色标准化建设示范点,努力成为绿色标准制定者、绿色产品提供者、绿色产业引领者。构建绿色技术体系。围绕清洁能源替代、环境污染防治等关键领域,加大绿色低碳技术研发供给。鼓励龙头企业建设产学研用一体化的绿色技术创新联合体、产业技术创新中心和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制定发布绿色技术推广目录,大力推广绿色环保技术。构建绿色考评体系。围绕资源消耗、环境影响、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等建立完善绿色经济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加大绿色经济在领导干部政绩评价考核中的权重。持续推进地区生产总值和生态系统生产总值双核算、双运行、双提升工作。完善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绿色检察等制度,进一步树牢正确的政绩观、发展观、生态观。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上一篇:凝心聚力开启新征程 下一篇:全力建设兴边富民示范区,我期待!
 
 

主办:中共普洱市委 普洱市人民政府 承办:普洱市融媒体中心
普洱网投稿:puernews@126.com 地址: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茶苑路1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25320150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3120240004 ICP备案号:滇ICP备11001122号-3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邮箱 jubao@12377.cn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举报邮箱smjidi@126.com 普洱网不良信息举报:0879-2147559
涉未成年专用举报电话:0879-2147559 举报邮箱:smjidi@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