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物质基础和关键。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必须拿出实招硬招,关键是要取得实效。抓住乡村产业发展这个关键,等于抓住了乡村振兴的关键路径,必将推动乡村振兴取得巨大进步。近年来,普洱市各地紧紧抓住农业产业这个关键,以发展优质、高效、特色产业为导向,推动乡村农业现代化发展,为乡村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文井镇引入新兴产业助农增收 
普洱日报讯(通讯员 商有锋 周跃忠 文/图) 近年来,景东彝族自治县文井镇在发展好传统产业的同时,引进培育新兴产业助推乡村振兴。 近日,笔者在文井镇文华村看到,一个个遮阴大棚里种植有绿油油的高山羊齿,种植大户沈有学正在带着工人在基地里忙着采收。沈有学告诉笔者:“现在我种植了60亩高山羊齿,一亩有近两万元左右的收入。” 据了解,高山羊齿又称骨碎补,叶色浓绿、叶形美观,是一种蕨类植物,目前主要通过地栽作为切叶大量应用于插花搭配。种植大户沈有学2007年曾在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种植高山羊齿,尝到甜头后,便回到文华村种植高山羊齿,并成立景东有泽凤花卉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把高山羊齿销售到昆明等地,带动周边村民共同走上致富路。目前,在沈有学的带动下,景东县文井镇高山羊齿的种植规模不断扩大,种植面积200余亩,种植户20余户。 德化镇加快推进黑木耳产业发展 
普洱日报讯(通讯员 鲁红梅 文/图) 近日,走进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德化镇顺安村14667平方米的钢架养菌棚里,白色的木耳菌棒摆放得错落有致,几名村民正在搬运摆放菌棒。 为破解产业发展规模化程度不高、产业链条短等问题,德化镇下好产业“先手棋”,2020年,通过整合移民扶持资金277.19万元,在顺安村建立了宁洱县德化镇食用菌种植基地。2021年8月,德化镇又积极引进一家农业技术相对成熟的公司进行合作,并组织顺安村部分意愿种植黑木耳的村民到宁洱镇西萨村黑木耳生产基地进行实地考察,坚定发展种植黑木耳的信心和决心。发展中,公司为农户提供菌种菌包、栽培技术等支持,以保底价格和收益提成与合作社签订合作协议,并负责产品的最终销售。公司技术员兰木林儿给大家算了一笔账:“每亩地能容纳菌棒1万棒,采下的木耳只需晾晒三天即可成品,亩产1000公斤左右,每公斤收购价为45元,市场前景广阔。”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