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资讯
时政
热点
问政
公告
时评
党建
视觉
直播
专题
策划
 
当前位置:普洱网首页 >> 观点深度 >> 正文




全力建设兴边富民示范区


来源:《普洱日报》  时间:2021/10/29/ 10:22 点击:

 

本网讯   普洱市第五次党代会明确提出,强边固防、勇担使命,全力建设兴边富民示范区。不仅将为普洱全面提升边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夯实基础,而且将为普洱实现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发展提供根本遵循、努力方向和行动指南。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治国必治边的战略思想,全力维护边疆安全稳定,加快推动普洱经济社会发展。

全力建设兴边富民示范区,扛牢强边固防政治责任是基础。边固才能疆稳,这是实现普洱高质量发展的根本环境保障。要全面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确保全市政治安全、社会安定、人民安宁;要构筑边境疫情防控铜墙铁壁,持续深化国际抗疫合作,严格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加快筑牢群体免疫屏障;要强化党政军警民合力强边固防,全线构建边境立体化防控体系,加强边境地区法治建设,严厉打击跨境违法犯罪,加快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确保边疆安全稳定;要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坚持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着力防范化解社会矛盾纠纷,持续提升应急管理水平和防灾减灾能力,建设更高水平的法治普洱、平安普洱,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

全力建设兴边富民示范区,接续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核心。边强才能民富,这是普洱实现高质量发展达到共同富裕的具体实践。要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逐步实现由集中资源支持脱贫攻坚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平稳过渡;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以“一平台三机制”为抓手,常态化开展动态监测帮扶,深化拓展东西部协作和社会力量参与帮扶,巩固提升“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要接续推进乡村振兴,加快推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等全面振兴;要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全面提升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凝聚力、战斗力;要抓好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建设,大力实施乡村振兴“十百千”示范工程;要扎实开展乡村建设行动,加快推进“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持续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加强乡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要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推进和谐平安乡村创建,深入开展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推进农村移风易俗。

全力建设兴边富民示范区,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是关键。边通才能业兴,这是实现普洱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必由之路。要持续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推进国资国企、财税金融、农业农村、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方面改革取得新成效;要坚定不移扩大开放,加快中国(云南)自贸区普洱联动创新区、孟连(勐阿)边合区和勐康国际口岸经济区建设,提升口岸通关便利化水平,探索创新开展沿边金融改革工作,搞活沿边经济,在服务和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中实现更大作为;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落细落实“一把手”招商,主动研究把准经济和产业发展趋势,紧扣打造世界一流“三张牌”和“两示范一胜地”建设,以最优质的资源配置最有实力的企业,实现优质招商;要全力以赴优化营商环境,以自我革命的精神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着力构建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务实高效的政务环境、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充满活力的创业环境、诚实守信的社会环境,营造亲清新型政商关系,不断提升营商环境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水平,真正让普洱成为投资兴业的沃土。

全力建设兴边富民示范区,全面推进民族团结进步是方向。边安才能人和,这是实现普洱高质量发展凝聚人心合力的重要保证。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大力弘扬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精神,深化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加快民族地区现代化建设步伐,提升民族事务治理法治化水平,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要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切实提高宗教工作法治化水平;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提高人民生活品质;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办好人民满意教育;要加快健康普洱建设,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着力构建优质医疗资源供给体系;要深入推进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打好第五轮防治艾滋病人民战争;要持续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和婴幼儿照护服务体系建设,不断满足各类人群的服务需求;要落实“三孩”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要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健全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救助等保障体系,更加积极有为促进共同富裕;要加快构建高品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化新时代文明实践,巩固提升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本报评论员)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上一篇:看沪思变谋发展 实干为要谱新篇 下一篇:用心用情提升回访教育工作质效
 
 

主办:中共普洱市委 普洱市人民政府 承办:普洱市融媒体中心
普洱网投稿:puernews@126.com 地址: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茶苑路1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25320150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3120240004 ICP备案号:滇ICP备11001122号-3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邮箱 jubao@12377.cn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举报邮箱smjidi@126.com 普洱网不良信息举报:0879-2147559
涉未成年专用举报电话:0879-2147559 举报邮箱:smjidi@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