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资讯
时政
热点
问政
公告
时评
党建
视觉
直播
专题
策划
 
当前位置:普洱网首页 >> 专题库 >> 推进乡村振兴战略 >> 正文




强人才 抓产业 做好乡村振兴大文章


来源:《普洱日报》  时间:2021/10/30/ 10:17 点击:

 

宁洱县用活乡村公益性岗位

普洱日报讯(通讯员  刀志华)  今年以来,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人社部门按照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总体部署,充分运用就业补助资金、沪滇协作资金等专项资金,把乡村公益性岗位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持续加大就业帮扶工作力度,积极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帮助大龄、残疾等无法离乡的脱贫人口在“家门口”就业,助力乡村振兴。

摸排需求,合理开发。为精准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宁洱县人社部门发动基层人社干部、村组干部、就业信息员、村级劳务合作社、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培训机构等力量,开展辖区内89842名农村劳动力就业情况大排查,准确掌握劳动力特别是脱贫劳动力的数量及基础信息情况,广泛征求收集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意愿,摸清乡村公益性岗位开发需求,各行政村根据村组实际情况,按需设岗,合理开发岗位。根据有就业意愿人员的自身条件进行合理安排,共设置乡村保洁员、公路养护员、就业信息员等6个类别的乡村公益性岗位。

强化培训,提升服务。为加强公益性岗位人员的规范管理,强化工作责任,提升脱贫劳动力从事公益性岗位的工作能力和服务水平,宁洱县适时按岗位要求组织乡村公益性岗位人员进行职业技能、职业质量意识、法律法规、环保、安全与健康等内容的培训,不断提升技能水平和自身素养,切实增强乡村公益性岗位人员的服务意识,激发他们务实干事和服务群众的精神动力,积极主动参与到乡村振兴等各项工作中来。2021年以来,宁洱县人社部门已组织乡村公益性岗位人员开展通用职业素质培训15期793人,并将陆续完成对全县人社、林业、乡村振兴等部门开发的1500名乡村公益性岗位的人员通用职业素质及通用求职能力培训。

 

西盟县培训高素质农民

普洱日报讯(通讯员  李安波)  近日,西盟佤族自治县举办2021年高素质农民畜禽养殖培训班、西盟县2021年高素质农民农机大户(第1期)培训班,来自全县5镇2乡推荐遴选的村“两委”成员、院校毕业生、返乡农民工等共计100名学员参加培训。

为增强培训效果,确保参训人员学有所获,结合西盟县产业发展和学员需求,培训班重点围绕“畜禽养殖管理及疫病防治技术、肉牛养殖及疫病防治技术、非洲猪瘟防治技术、农业机械操作技术”等内容开展。同时,培训班还开设农业农村政策、党史学习教育、农产品质量安全、农民手机应用等专题课,聘请来自云南农业大学动物医院及市、县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专家教授、县委党校教师等给学员们进行深入细致地讲解。

据了解,西盟县2021年高素质农民培训班将从10月18日持续到12月6日,计划举办7个培训班,培训高素质农民340人,内容涉及乡村发展带头人、畜禽养殖、肉牛养殖、中蜂养殖及农机大户培训。旨在通过“课堂培训+实践教学+实践技能考核”等培训方式,让学员能够更新传统观念,拓宽发展视野,加速成为一批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农民,切实发挥好“乡村领头雁”的“排头兵”“引路人”作用,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墨江县全力推动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

普洱日报讯(通讯员  李生斗)  近年来,墨江哈尼族自治县优化生猪产业结构,稳定生猪生产各项政策措施落实,不断扩大生猪养殖规模,推动全县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有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抓组织领导,高位推进产业发展。成立以县人民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分管副县长为副组长、县乡两级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生猪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组建了生猪产业工作专班,统筹推进全县生猪产业建设;各乡(镇)成立了相应的工作机构,具体负责生猪产业发展各项工作落实。

抓招商引资,促进产业现代化发展。引进四川铁骑力士集团开展合作实施25万头生猪养殖项目,采取“龙头企业+养殖农场”的生猪代养模式,通过政府引导,把企业的技术、管理、资金及市场等优势与农村劳动力和当地资源有机结合,实现高效循环养殖,带动农户创收致富。目前,墨江县已启动建设5000头规模种猪扩繁场,14400头规模、7800头规模后备种猪培育场和11500头规模、8400头规模商品猪示范场各1个;建设完成6000头规模商品猪示范场1个;建设完成1100-3000头规模商品猪代养场4个,在建2个;完成标准化生猪屠宰场和饲料厂初步选址。

抓政策落实,加大培育扶持力度。积极发挥政府服务作用,通过技术指导、资金奖励和信贷支持等方式不断加大对生猪养殖企业、专业合作社及大户的培育扶持力度,与农业银行、信用联社合作,以银行贷款支持70%资金,代养户自筹30%资金的方式解决生猪产业发展资金筹措难问题。县生猪养殖工作专班人员负责生猪产业建设发展全过程,协调相关部门帮助养殖企业、合作社和大户办理设施农业用地、环境保护评估、生产经营许可等手续,积极支持解决好养殖场建设点用水、用电和道路“三通”问题,全力服务好生猪产业发展。

 

按板镇大力实施茶产业提档升级

普洱日报讯(通讯员  罗东  宋丽娅  徐世杰  文/图)  近日,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按板镇老乌山茶区全年的茶叶采摘已基本结束,但茶园里依然可以看到茶农们忙碌的身影。

据了解,按板镇的茶农们正抢抓节令,对茶园进行施肥和秋冬管理,为来年做准备。“现在基本上家家户户都施农家肥,施农家肥后茶叶长得好,价格也提高了,自从加强茶园管理后,自家的13亩茶地重新焕发生机,收入逐年有增。”茶农杨仕友高兴地说道。

“我们罗家村地处老乌山茶区核心区,现在基本上每家都种茶,可以说走到哪里都是茶叶飘香,通过茶产业的发展壮大,老百姓日子是越过越好。”说到茶产业所带来的变化,罗家村监督委员会主任刘绍敏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

如今,经过老乌茶区的辐射带动,全镇11600余亩茶园,仅今年就完成2900亩有机转型,7200余亩完成冬翻修剪。17家茶叶初制所,部分已经完成标准化建设。通过强基地、普农技、促管理等多项举措,全镇茶产业实现了提档升级,今年上半年实现茶产业353.5吨,产值26512.5万元。同时,为推广老乌山茶叶,老乌山茶叶诚信联盟成功举办了五届茶叶开采节,有力地巩固了茶产业“一县一业”的主导地位,打响了“千家寨爷号”普洱茶区域公共品牌,促进老乌山茶旅融合发展,提高了老乌山茶叶知名度、美誉度,增强市场竞争力。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上一篇:千村万户展新颜 下一篇:多举措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主办:中共普洱市委 普洱市人民政府 承办:普洱市融媒体中心
普洱网投稿:puernews@126.com 地址: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茶苑路1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25320150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3120240004 ICP备案号:滇ICP备11001122号-3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邮箱 jubao@12377.cn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举报邮箱smjidi@126.com 普洱网不良信息举报:0879-2147559
涉未成年专用举报电话:0879-2147559 举报邮箱:smjidi@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