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政协机关 普洱日报讯(通讯员 陈维) 近日,市政协机关召开“干部规划家乡行动”工作推进会议,动员机关干部职工共同参与规划家乡发展蓝图,共同谋划乡村发展大计。 会议指出,“干部规划家乡行动”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是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重要载体。市政协机关全体干部职工要提高认识,积极响应,力所能及地为家乡发展出谋划策,为基层群众办实事解难题。 会议强调,按照市级统一安排部署,自今年起,利用3年时间,要求2021年底前完成30%、2022年底前完成40%、2023年完成其余30%的计划,完成全市行政村、农村社区村庄规划编制工作。市政协机关全体干部职工要积极行动起来,按出生地或成长地回乡参与村庄规划编制;出生地或成长地不在本市的干部职工,到机关挂钩联系点参与村庄规划编制。有相关专业特长或工作经验丰富的政协干部,要主动对接、主动作为,为家乡建设出谋划策;要积极与乡(镇)、村组干部群众和规划技术人员协调配合,共同完成村庄规划编制,真正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 云仙乡芦山村 普洱日报讯(通讯员 季湛茳) 近日,思茅区云仙乡芦山村召开“干部规划家乡行动”座谈会暨“关山1919”秋茶品鉴会,邀请部分从芦山村走出去的领导干部围绕如何挖掘特色产业、推动人才服务等工作深入思考、大胆谋划,为激发乡村振兴注入力量。 “芦山村要打造‘大芦山青菜’品牌,规划要留足乡村发展空间”;“要突出基础设施建设,抓好人居环境提升,提高村民素质”;“大芦山是芦山人民的‘乡愁’,要深入挖掘大芦山文化,讲好大芦山故事”……各类干部人才结合芦山村的特色和亮点,找问题寻出路,为下一步芦山村开展村庄规划编制提供了接地气、可操作的意见建议。 据了解,芦山村未来发展的重点方向是按照“普洱茶都·康乐思茅·好在云仙”的品牌建设总体要求,全力打造“宜业宜游宜居”特色村,即按照“一核带九特”的思路,以打造“关山1919茶叶”金字招牌为核心,发展土鸡、黑山羊、黄牛、腊肉、当归、青菜、小洋芋、水蜜桃、绣球果9种高原宜业特色;按照“一游观九景”的思路,撬动芦山村乡村旅游,建设“仙人洞、当归峰、观云台、品茗阁、露营地、观佛亭、虾子洞、三台岩子、皇帝平掌”九大景点,提高宜游知名度;按照“一寨一风格,十寨各不同”的思路,致力于芦山村10个村民小组特色,打造“推窗见云、开门见山”的宜居环境。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