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资讯
时政
热点
问政
公告
时评
党建
视觉
直播
专题
策划
 
当前位置:普洱网首页 >> 专题库 >> 推进乡村振兴战略 >> 正文




快乐拉祜讴歌新时代


来源:《普洱日报》  时间:2021/12/20/ 16:05 点击:

 

(普洱日报记者 王承吉 摄)

本网讯   “十九大精神放光芒,党的政策暖人心,脱贫致富奔小康,拉祜山乡变新样……”一首歌曲《颂党恩》回响在澜沧拉祜族自治县一个叫老达保的边远山村。告别世代贫困的拉祜族村民自编自唱,表达着边疆人民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坚定决心。

过去的老达保,是典型的山区贫困村寨,群众增收困难。脱贫攻坚战打响以后,老达保村把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与特色村寨保护、民族文化传承发展、扶贫开发、生态旅游、乡村振兴相结合,探索出了一条加快发展的新路子。

老达保村的民居建筑特色突出,传统古村落保存完好,民族文化保留和传承较为完整,有拉祜族《牡帕密帕》《根古》《蝶结蝶锅》《竹筒舞》《老鹰舞》《马鹿舞》等83套芦笙舞以及99套摆舞,有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各级传承人11人,其中国家级非遗项目《牡帕密帕》传承人2人、省级传承人2人。

老达保是拉祜族歌舞保留最多的地方,“会说话就会唱歌,会走路就会跳舞”,寨子里无论男女老少,都能歌善舞,擅长芦笙舞、摆舞、无伴奏合声演唱。这些年来,村民们带着吉他走上了中央电视台《星光大道》《民歌·中国》《梦想合唱团》等栏目现场,将《快乐拉祜》《实在舍不得》等歌曲唱响全国。

李娜倮是老达保的村民,也是传播民族音乐文化的先行者。在保护、传承、弘扬民族文化的实践中,她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光荣当选为党的十八大代表,获得“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模范个人”、全国脱贫攻坚“奋进奖”等荣誉。

早在2013年,老达保就成立了澜沧老达保快乐拉祜演艺有限公司,以“公司+农户”的模式运营,村民全部入股,白天下地干活,晚上排练节目,日出而劳,日落而演,逐渐走上乡村旅游发展之路。公司不断总结经验、挖掘提炼,打造出了独具韵味的“快乐拉祜——老达保拉祜风情实景演出”。村寨内还开设了芦笙坊、青竹坊、陀螺坊、艺织坊、农耕坊、根雕坊、茶吟坊、舂香坊8个展示区,游客可以现场了解芦笙、响篾的制作工艺,亲自制作箩筐、木雕、木刻等手工艺品,为群众增收致富发挥了积极作用。

2020年,老达保农村经济总收入达到1017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3900元,92户402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实现了“一步千年”的历史性跨越。老达保高质量的脱贫实践,被国务院扶贫办(现国务院乡村振兴局)确定为首批“全国脱贫攻坚交流考察点”、全国“公司+农户”旅游扶贫示范项目,民族文化助脱贫案例还入选联合国“中国扶贫成就展”。

如今,老达保已经开办了多家农家乐和客栈,带领更多群众在唱唱跳跳中将生活越过越红火。(来源:《中国民族》杂志)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上一篇:普洱激活乡村振兴“内生力” 下一篇:金穗粮油:走现代精品农业路 成就乡村振兴 ...
 
 

主办:中共普洱市委 普洱市人民政府 承办:普洱市融媒体中心
普洱网投稿:puernews@126.com 地址: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茶苑路1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25320150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3120240004 ICP备案号:滇ICP备11001122号-3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邮箱 jubao@12377.cn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举报邮箱smjidi@126.com 普洱网不良信息举报:0879-2147559
涉未成年专用举报电话:0879-2147559 举报邮箱:smjidi@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