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日报讯(记者 李超 郭春祥 吕禾) 12月24日晚21时43分,老挝丰沙里省约乌县发生6.0级地震,距离距震中33公里的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震感强烈,造成了较大经济损失。地震发生后,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各级各部门和社会各界的救援力量迅速驰援灾区,灾区群众也在互帮互助中积极自救,生产生活秩序井然。 调拨御寒物资 保障群众温暖过冬 “住的和吃的都有保障,我们每个人都发到了1张床垫、2床棉被,晚上睡觉很暖和。” “小组的党员干部和我们住在一起,我们有生活上的需求都会及时和他们说。” “虽然住帐篷,但我们都能吃上热饭,喝上热水。” …… 12月27日晚,记者来到距离震中较近的整董镇红桥社区十队村民小组临时帐篷安置点,只见村民张云华一家住的临时帐篷外,不少老人正围着火堆悠闲地聊天,孩子们在一旁嬉戏打闹。张云华告诉记者:“地震发生的第二天,村里的34户120人就相互帮助,每家都出一个劳动力,挨家挨户地把房里的柴米油盐生活必需品搬了出来,并搭建起帐篷,居住的住房等着专家来鉴定。 目前,江城县已收到省级救灾物资铝杆单帐篷600顶、木板折叠床2000张、床垫2000床,市级物资棉被6000床,共搭建帐篷241顶,安置受灾群众112户496人,平均每人拥有两床棉被。 群众互帮互助 寒冬里洋溢暖意 “大妈,这是你家的充电吊灯,明天早上你起床的时候记得把它挂在帐篷外,我们会过来拿去充电,晚上又给你送过来。” “你家有小宝宝,蚊香就不要点了,味道重,这是新的蚊帐,你挂上去就不怕蚊子叮了。” …… 记者在现场看到,十队村民小组党支部书记胥明顺带着4名疫情防控网格员正穿梭在安置点的一个个帐篷之间,询问大家的生活需求。 村民刘小芳是安置点最特殊的一户,因为帐篷里没有通电,简易床又太小,住进帐篷的第一天夜晚便和丈夫一直轮流换着抱哭闹认床、刚满8个月的小女儿。了解到这一情况后,胥明顺带着大家为她住的帐篷连夜拉通了电,并把她家里的大床和其他婴儿用品、用具都抬了出来。“大家对我们很照顾,把我们的生活安排得很好。”刘小芳一家很感动。 记者了解到,地震发生后,江城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立即安排部署抗震抢险应急工作,迅速启动Ⅳ级应急响应,整合各方力量,扎实开展震后灾情监测、安全隐患排查、应急防范等防震减灾工作,第一时间组织力量深入各乡(镇)、村(社区),联合村组干部全员下沉,安抚群众情绪,并广泛宣传地震避险、逃生等防震减灾知识。目前,全县交通、电力供应、通讯、供水等运行正常。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