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资讯
时政
热点
问政
公告
时评
党建
视觉
直播
专题
策划
 
当前位置:普洱网首页 >> 专题库 >> 推进乡村振兴战略 >> 正文




西盟佤族妇女织出生活好光“锦”


来源:《普洱日报》  时间:2022/01/10/ 11:16 点击:

 

普洱日报讯(通讯员  李毅  邹伟琦)  “你看,我手下织的这个佤锦和传统的佤锦有什么不同?”

“比以前的色彩更丰富,更好看了。”

“对,我们现在所织的佤锦因为所取用的棉线比过去质量更好、颜色更加丰富,所以我们现在能织的花样更多了,消费者也更喜欢了……”

近日,在西盟佤族自治县勐梭镇秧洛村博航十组李宪兰佤族织锦工作室里,佤族织锦技艺人娜红正向佤族妇女娜英和娜吕教授手工佤族织锦技艺。只见她一手用梭熟练地引纬线穿过织孔,又一边耐心地向学员讲解现代佤族织锦技艺的特点。

“我从勐梭镇他朗村妇女主任岗位上退下来后,就开始用佤族织锦的手艺挣钱。”17岁开始学习佤族织锦技艺的娜红,从来没想过有一天能靠自己的手艺挣钱。随着市场对佤族织锦的需求不断提高,传统的佤族织品已经不能满足当下的市场。娜红说:“当时,李宪兰老师正好到村里举行培训,看到那些新式的花样,我就心痒痒的。后来,我就来到她的工作室学习新的佤族织锦技艺。”

经过一年多的学习,娜红很快掌握了新的佤族织锦技艺,并成为了工作室一名老师。娜红笑着说:“我想着不能只是自己会,想把这个手艺教给更多的妇女同胞,于是我留了下来。”

“我从事佤族织锦销售已经有好多年了,曾经也参加过李宪兰老师的培训,每年在织锦销售也能为我家带来1万元至2万元的收入。这次听说李宪兰工作室又要举行佤族织锦技艺培训,我就来到工作室学习。”岳宋乡曼亨村村民娜英是个佤族织锦好手,平时通过网络销售织锦缓解家里的经济压力。但是,陈旧的技艺也让娜英渴望通过学习更新的佤族织锦技艺来增加销售。娜英说:“乡村振兴需要技能人才,作为边远乡村群众,我们平时学习各种技能技术的机会不多,我希望把手艺学会,教给更多的妇女,我们一起努力才能过更好的日子。”

农村劳动力的技能提升,关乎脱贫攻坚成果的巩固,关乎西盟县各族群众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如何“迈好步子”。近年来,西盟县加强农村技术人才的培养,实施“先锋强志”素质提升工程,一项项技术技能培训在阿佤山乡“开课”,为西盟乡村培养出一批批像娜红一般“手艺精湛”的致富带头人、乡村“领头雁”,他们在自身富裕的同时,也成为了西盟乡村振兴的“引路人”。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上一篇:全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 下一篇:孟连县富岩镇多元化发展村级集体经济
 
 

主办:中共普洱市委 普洱市人民政府 承办:普洱市融媒体中心
普洱网投稿:puernews@126.com 地址: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茶苑路1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25320150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3120240004 ICP备案号:滇ICP备11001122号-3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邮箱 jubao@12377.cn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举报邮箱smjidi@126.com 普洱网不良信息举报:0879-2147559
涉未成年专用举报电话:0879-2147559 举报邮箱:smjidi@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