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普洱日报讯(记者 徐一丹 付颖 文/图) 近年来,思茅区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因地制宜找准特色产业、延伸产业链条,在加强产业创新、激发产业活力上下功夫。 在茶产业上,采用“党支部+村集体+合作社+农户+龙头企业”模式,在党支部的引领组织下,龙头企业与村集体合作社高度关联,从而实现龙头企业、村集体、农户三者之间利益的高度捆绑,形成有机联动整体。走进思茅区倚象镇营盘山村,连片的茶园幽静翠绿。2020年,营盘山村村集体经济收入仅为7万元。2021年以来,营盘山村充分发挥全村有茶园11000亩,其中有机茶园6540亩的主导产业优势,引入了龙头企业云南普洱国资有机茶业有限公司入驻,村集体经济租赁收入按照总投资额7%计算,进一步激活了营盘山万亩茶园有机茶市场,带动周边群众增收致富。 茶产业也是倚象镇柏木河村的主导产业。2020年10月,柏木河建成茶叶初制所,引入福建商人进驻生产经营,年租金10万元,收益率达7.14%。茶厂建设和福建商人的进驻带动了市场,而且促进了白茶、竹叶青等系列产品开发,促使春茶价格每公斤同比上浮了10元,按照全村春茶总产量180吨和1415户计算,户均春茶增收1272元。随着茶叶产量逐步提升,2021年4月,柏木河村投入189万元,启动建设第二个茶叶初制所,以每年13余万元的租金出租茶厂,两个茶厂的租金收入使村集体资金由2019年的2万元跃升到每年20万元以上。 倚象镇纳吉村充分利用资源优势,打造优质肉牛基地,探索冻精改良技术,引入优质种母牛,全力打造肉牛养殖重点乡镇,壮大村集体经济。目前,全村共有养殖肉牛户41户,养殖专业合作社1个,标准化牛圈20间,存栏肉牛2200余头。肉牛产业逐渐成为纳吉村推进乡村振兴建设的重要产业依托。 在龙潭乡平掌寨村思彭家庭农场显示出一片忙碌的景象,工人正在捡拾蛋。“我们农场养殖了近两万只蛋鸡,最高产蛋期平均每天产蛋18000个。”负责人彭绍洪高兴地说。平掌寨村秉承“党建引领、项目带动、村企共建”的发展理念和模式,引入思彭家庭农场,依托脱贫攻坚项目建设现代化养鸡场,通过项目扶持、村级自建、企业管理的方式发展集体经济。据龙潭村党总支书记罗杰介绍,思彭家庭农场的引入使平掌寨村的村集体经济每年直接受益20万元,每年还可带动村民务工收入近10万元,实现了村集体经济的快速发展。 过去,平掌寨村民加油需要到12公里以外,平掌寨村将养鸡场收益入股新建加油站,既解决村民加油的难题,又将平掌寨村集体经济由单一型发展模式向复合型转变。除此,平掌寨村围绕农户增收目标,整合多方资源,建立“民用民管、周转使用、滚动发展”的村级互助制度,主要用于社员发展烤烟、养殖黑山羊等产业,不仅为4个村民小组62户农户解决了生产发展资金紧张的问题,而且增加了平掌寨村的集体经济收入。村民彭文华说:“村集体经济壮大了,村里的道路硬化好了,我们在家门口就可以打工了,日子越来越有奔头。”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