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网讯 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勐先镇通过擦亮“党建红”,激发“活力橙”,壮大“蔬菜绿”,绘就“生态蓝”,全面提升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持续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擦亮“党建红”。勐先镇以党建为引领,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200万元的谦乐村桃李、蔬菜种植基地灌溉设施建设项目及426万立方米的曼巴箐水库已建成使用,加快推进1072万立方米的温泉河水库项目征拆协调服务工作,并有序推进覆盖7个村的勐先灌区节水配套改造项目和3346亩的产业配套水利设施建设项目。已投入使用的和平村冷库及配套附属设施建设项目,每年可保鲜蔬菜10000余吨。 持续巩固现有产业发展,激发“活力橙”。勐先镇用好传统特色农业产业优势,在全镇扶持发展好养殖、茶叶等传统产业;巩固提升好烤烟、蔬菜、坚果、核桃等特色产业;引进种植中药材、珠芽魔芋、食用菌等新兴产业。结合勐先镇原料林基地建设等,整合全镇森林资源,因地制宜打造现代林产业体系。 大力发展冬季蔬菜产业,壮大“蔬菜绿”。勐先镇按照“企业+村党总支+合作社+农户”为主的发展模式,创造了“三大法宝”,确保企业、村集体经济、农户实现收入。法宝一:由村合作社将土地流转,企业发订单包回收,村合作社提供种子、化肥等物资组织群众种植。法宝二:由村合作社与企业签订单,企业提供种植种子、化肥等物资回收产品,合作社组织群众种植,企业给予合作社一定管理费用。法宝三:由村通过盘活闲置资源,争取实施项目资金完善配套项目后招商引进企业,由企业提供种子、化肥等物资回收产品,村收取租金作为村集体经济收入。 全面提高人居环境成色,绘就“生态蓝”。全力推进“厕所革命”,投入资金17万元,完成2座公厕建设。同时,超额完成户厕改造49户。全面持续推进人居环境“红黑板”制度,大力创建“美丽庭院”,评出1002户(次)庭院卫生“最美户”。有序推进农业面源污染、生活垃圾和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工作。2021年,谦乐村和宣德村被评为市级美丽村庄,上寺村被评为县级美丽村庄。 同时,勐先镇作为宁洱县次中心集镇,依托中老铁路、宁江公路、竹山公路,可将辖区内上片区6000余亩蔬菜运往国内外销售;下片区4000余亩蔬菜种植产业与思茅区永庆蔬菜基地联片后可服务普洱主城区,确保“菜篮子”工程建设,全力助推农业高质量发展。(通讯员 杨金山 文/图)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