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日报讯(记者 吕禾) 在普洱市,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冒着生命危险,在森林深处查找亚洲象的足迹和线路,实时监测、保护亚洲象,同时发出预警信息保障群众的生命安全,他们就是大象监测员。 邱贤昌是思茅区六顺镇官房村村民,是众多大象监测员中的一员。每天天刚亮,邱贤昌就开始查找大象的踪迹,并把预警信息发到预警平台,提前告知乡亲们。每天上午巡象,少说得走两个小时,到下午村民们收工前,邱贤昌还要再巡一次。如果象群靠近村子,或有独象进村,邱贤昌就要发出紧急预警,夜里也得盯着。 每次出门进行监测时,邱贤昌都身着碧绿的行装,带着望远镜、GPS等观测工具走进丛林,象道、象印等他都能一一辨识。邱贤昌告诉记者,在森林里跟踪亚洲象不仅是体力活,更是一项技术活,从观察象印到辨别味道,再到听声识别方向都有技巧,大象监测员必须掌握这些“秘籍”,这样不仅能识别象群,也能保护自己。 巡象4年,邱贤昌便一直陪伴在这些“大咖”们的身旁,护象爱象,守护人象平安。邱贤昌说,自己曾被大象追过四次,只要看见大象耳朵一招,就知道大象要过来了,那就要赶快离开了。担任大象监测员的这些年,邱贤昌已经熟悉了当地象群的活动时间和路线,当发现大象靠近村寨,他就通过手机App或短信提示群众。 普洱市丰富的森林资源为亚洲象创造了适宜的栖息条件,普洱市亚洲象数量最多时达9个象群181头,占全国野生亚洲象种群数量的60%以上,分布区域涉及7个县(区)31个乡(镇)138个自然村,随着亚洲象种群数量不断增加,亚洲象活动范围逐渐扩大至林区周边村寨。为进一步探索人象和谐之道,普洱市在稳妥开展常规保护的同时,大力开展亚洲象行为学、生态学等科研工作,积极开展亚洲象活动规律和生活习性研究,配备了100多名亚洲象预警观测员分布在亚洲象活动区域内,对象群进行跟踪观测,及时发布亚洲象活动监测预警信息。运用无人机预警监测,提高了安全保障水平,并探索开发出亚洲象监测预警手机App应用平台在全市推广使用。同时,在村组和学校附近建设了观象台和安全护象设施。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