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资讯
时政
热点
问政
公告
时评
党建
视觉
直播
专题
策划
 
当前位置:普洱网首页 >> 专题库 >> 推进乡村振兴战略 >> 正文




倚象镇柏木河村:勤劳铺就致富路 移民新村话幸福


来源:《普洱日报》  时间:2022/03/08/ 10:15 点击:

 

村民蒋德容正在对货物进行扫码。

本网讯   走进思茅区倚象镇柏木河村,一个个庭院错落有致,一条条乡间道路干净整洁,一垄垄呈阶梯状的茶园正萌发着新一年的希望……这里处处彰显着新时代农村的蓬勃生机与活力。

“搬迁之前,老家缺水少地,种出来的粮食不够填饱肚子,搬到这里后,土地广阔,家家户户栽种了茶树。这几年,村里基础设施建设得越来越好,家家户户盖起了楼房,我们还有了积蓄。”家里正在盖房的刘应排一边忙活一边说。

柏木河村是以河的名字命名的村子,这个村是1998年从昭通大关县搬迁到思茅区倚象镇的移民新村,全村18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488户5606人,党员85人。

茶产业是柏木河村的主导产业,全村茶叶种植面积1.8万亩。近年来,随着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政策的落地,在各级党委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的大力帮扶和支持下,村“两委”班子团结干事,带领全村人民脱贫致富奔小康。除了有效巩固原有的主导产业外,外出务工和自主创业成了增加村民经济收入的另一种方式。

今年49岁的刘应排便是最早外出打工的那一批。2000年,刘应排到浙江沿海城市的纺织厂打工,起初月收入5000多元。随着自身纺织技术的不断提高,刘应排成了厂里的师傅,并协助工厂做管理,眼下年收入20余万元。外出打工这几年,刘应排深深感受到沿海城市和所在家乡的差距,2014年,刘应排投入了所有积蓄在柏木河村盖起了幼儿园,这也是村里唯一一所乡村幼儿园。

“现在幼儿园有80多个孩子,今年我又新建了教室,打算建成后,还要进行亮化美化,我们的乡村幼儿园可一点也不比城里的幼儿园差。”刘应排笑着说。

除了开办幼儿园,2021年,刘应排还在昆明西山区成立了家政公司,并在普洱城区也同步成立了分店。这几年,村里和刘应排一样常年外出打工的村民有700多人,年收入均在10万元以上。

“出库成功……”蒋德容正在熟练地对货物进行扫码、核对信息、出库,并将快递交给村民,这几年随着网络购物的兴起,她家的农村淘宝店也开得风风火火,除了卖百货,还卖起了蔬菜、农资等,每年收入有10多万元。

“一开始我是在外面开服装店,亏本了。后来索性就回村里开店,我家这个店开了12年了,入驻成为天猫优品柏木河村服务站,现在觉得农村和城里没啥区别。”蒋德容说。

近年来,柏木河村不断探索村集体经济发展,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因地制宜,依托产业资源优势,建立“村党总支+茶厂+致富带头人+农户”的产业发展利益链接机制。2020年10月,柏木河村建成茶叶初制所,引入企业进驻生产经营,年租金10万元,收益率达7.14%。茶厂建设和企业进驻带动了市场,促进了白茶、竹叶青等系列产品开发,促使春茶价格每公斤同比上浮了10元。随着茶叶产量逐步提升,2021年4月,柏木河村投入189万元,启动建设第二个茶叶初制所,以每年13余万元的租金出租茶厂,两个茶厂的租金收入使村集体经济每年达20万元以上。

柏木河村将产业发展成果与村民共享,大力改善人居环境,村里的各项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如今,路更平了、沟更畅了、灯更亮了、水更清了,村容村貌更整洁、卫生、美观了。(通讯员  王梅  李悦  文/图)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上一篇:宁洱县:“归雁还巢”反哺桑梓 下一篇:宁洱县德安乡:甜棕带来了甜日子
 
 

主办:中共普洱市委 普洱市人民政府 承办:普洱市融媒体中心
普洱网投稿:puernews@126.com 地址: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茶苑路1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25320150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3120240004 ICP备案号:滇ICP备11001122号-3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邮箱 jubao@12377.cn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举报邮箱smjidi@126.com 普洱网不良信息举报:0879-2147559
涉未成年专用举报电话:0879-2147559 举报邮箱:smjidi@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