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村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村子强不强,要看‘领头羊’。”村级党组织作为党在农村的最基层组织,是党的一切工作的落脚点,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点。 眼下,正值娃娃菜收获的季节。走进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按板镇文牍村的田间地头,一颗颗绿油油的娃娃菜映入眼帘,村民铲菜、搬运、装车的身影随处可见,一幅丰收繁忙的景象,小小娃娃菜已经成了当地村民增收致富的“金娃娃”。 按板镇文牍村以“党组织+企业+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引领产业发展,着力调整产业结构,宣传动员广大群众改变传统种植方式,大力挖掘农业优势产业资源,重点培育发展种植大户。文牍村村民张发东加入镇沅盈诚农业发展专业合作社,邀请专业技术人员为广大群众提供技术支持及收购,承租40亩土地种植娃娃菜。 “前几年,守着自己的几亩地,主要种一些玉米、麦子,收入很少,加上外出打零工的收入,日子过得紧巴巴的。现在,地里种上了娃娃菜,日子过得可是不一样了。今年每株娃娃菜的收购价为0.4元,每亩地除去生产成本和人工成本,纯收入大概在2500元,下一步我打算把种植规模扩大,利用大型农机进行机械化种植,降低人工成本。”张发东说。 文牍村党支部书记苏文良说,今年以来,该村以实施建强基层党组织助力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揽,进一步调整优化全村农业产业结构,引进娃娃菜等特色品种,在发展农业的同时,依托地域资源优势,以多元化手段壮大村集体经济,带动全村群众致富增收,实现乡村振兴。 文牍村破解了土地统筹集约经营和打破传统经营模式的第一步,种植模式覆盖了周围的红星村、杏城村、文立村、安康村,现全镇娃娃菜、香芋南瓜等种植面积达500亩以上,飞地抱团发展村集体经济成效初显。 (通讯员 李坤)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