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日报讯(记者 罗成建 吕禾 通讯员 兰圆 文/图) 阳春三月,走进位于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威远镇的云南金孔雀绿色牧业有限公司肉牛养殖基地,只见一头头体形硕大的肉牛正悠闲地吃着草料,工人们正忙碌着清理牛舍、添加草料……“公司自2016年成立以来,已累计投入资金7000万余元,主要从事云岭牛种牛扩繁、肉牛养殖、屠宰加工销售、精饲料和舔砖生产加工销售及牧草种植等业务,公司旗下设立普洱天赐牧业养殖专业合作联社,联社下属有10个合作分社,涉及养殖户近万户。基地现存栏肉牛近900头,今年有望出栏肉牛1000余头。”基地负责人王太如是说。 王太介绍,公司通过入股分红、推广优良品种、订单种植和养殖、劳动就业等方式,扶持农户种植青贮玉米(青贮饲料)进行订单收购,并通过订单养殖,向养殖户和分社提供种牛和技术培训服务,订单回购商品肉牛,形成循环发展的格局。目前,公司已建成纯种云岭肉牛扩繁场1个,引进纯种云岭牛种牛700多头,扩繁场配套建成示范养殖基地、年产5万吨精饲料生产线及年产2万吨舔砖生产线;建成年屠宰量1万头,集屠宰、排酸、分割、冷链为一体的标准化肉牛加工生产线1条。公司生产的云岭牛在沪滇合作成果推荐暨云南“百县百品”上海评审会上入围准入上海市场的采购目录,成功打入上海市场。 “云南金孔雀绿色牧业有限公司肉牛养殖基地只是景谷县发展肉牛产业的一个缩影。景谷县气候温和,饲草丰富,非常适宜肉牛生长繁殖。”景谷县农业农村局养殖业管理股股长江兆敏介绍,截至2021年底,全县肉牛存栏11.14万头,能繁母牛存栏4.59万头,肉牛出栏4.01万头,产肉4587吨。目前,全县共有肉牛养殖户10920户,规模养殖肉牛大户52户,集云岭牛扩繁场、肉牛精料加工厂、舔砖厂、肉牛屠宰分割冷藏包装外销龙头企业1家,冻精改良点3个,活畜交易市场4个。同时,建成标准化牛厩2.75万平方米、青贮池1.51万立方米;草料加工厂16家,年加工能力可达5万吨以上。 近年来,景谷县立足土地、热区、农作物秸秆等丰富的资源优势,把发展壮大肉牛产业与乡村振兴紧密结合,将肉牛产业作为“一县一业”重点培育,围绕“改品种、增产量、保质量、创品牌”的工作思路,抓推广、抓养殖、抓合作、抓销售,打好“牛算盘”,壮大“牛产业”,初步搭建起引领示范带动景谷高原特色山地牧业发展平台,肉牛产业逐步成为了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的骨干产业。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