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普洱日报讯(记者 李超 实习记者 张志鑫 谭志林 文/图) 3月22日是第三十届“世界水日”,3月22日至28日是第三十五届“中国水周”。3月22日上午,普洱市水务局、普洱市河长制办公室、云南省水文水资源局普洱分局、思茅区水务局、思茅区检察院、思茅公安分局、普洱市水利电力学会等多家单位围绕“推进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复苏河湖生态环境”主题,在思茅区红旗会堂前通过摆放宣传展板、发放宣传资料、解答群众咨询等方式,向过往的市民群众集中宣传节约用水、河(湖)长制、防汛抗旱、安全生产、水土保持等法律法规,引领社会形成珍惜水、节约水和爱护水的良好风尚。 活动现场共发放各类宣传手册、口袋书5000余份、宣传布袋1000余份,制作宣传展板12块、宣传横幅11条。在为期一周的“中国水周”宣传期间,市水务局将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重点开展节水“四进”、党政机关节水型单位建设、地下水管理条例、公民节约用水行为规范宣传贯彻四大主题宣传活动。 近年来,普洱市以建设“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美丽河湖为目标,在全市范围扎实推进河湖保护治理并取得明显成效。扎实开展“河长清河行动”,累计投入整治人数5.5万人次、机械2737台次,清理垃圾7.49万吨。严格执行《普洱市河道采砂管理条例》,全市10个县(区)均已通过“招标、拍卖、挂牌”等公平竞争方式出让河道采砂权,出让收益约2.5亿元。推进河湖生态修复,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462.02平方千米。落实《普洱市美丽河湖建设市级以奖代补工作实施方案》,2021年建成市级美丽河湖91个,入选2021年省级美丽河湖初选名单20个河湖,不断推进河(湖)长制从“有名”向“有实”“有能”“见成效”转变。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