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日报讯(通讯员 李富陆 文/图) 近年来,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主动作为,积极抓住乡村振兴新机遇,深入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创造条件、搭建平台,培育新时代“新农人”。 优化专业设置,提升乡村人才战斗力。镇沅县人社局印发《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人才培养“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提出要建立高校“培训基地”、用人单位“实习基地”,大力推广“订单培训”“定向培训”,为全县培养涉农人才指明方向。2021年,在县人社局的统筹规划下,镇沅县启动“新农人”培训工作,普洱新型职业农民学院锚定国家及省市重大战略需求,创新方式,主动培育一批紧缺的本土人才。截至目前,共开展43个工种培训,培训学员7067人次。 创新培养模式,提升乡村人才引领力。镇沅县创新培养模式,加强校地企三方合作,在培养过程中推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一方面,将“土专家”“田秀才”等乡村人才引进培训课堂,与学院专职教师一同开展农业技术培训,共同带领学员走向田间地头,培养学员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自觉性。另一方面,带领学员深入县内龙头企业座谈、观摩,拓展学员对现代农业农村生产经营管理的认知,真正做到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并将所学的经营管理理论知识应用于农村,打通理论与实践之间的“最后一公里”。 灵活用好人才,提升乡村人才担当力。结合县情实际,镇沅县搭乘沪滇劳务协作的“东风”,将人才推向更广阔的舞台。“培训后做起了微商,每个月的收入能在4000元左右。”九甲镇勐真村箐头村民小组的王仕艳一家2013年因缺技术被列为建档立卡贫困户。2019年5月,王仕艳参加了镇沅县深度贫困人口培训中心第二十四期普洱茶加工培训,掌握了制茶技术后,王仕艳的致富信心更足了。 
镇沅县开展技能培训拓宽群众就业路。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