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日报讯(通讯员 罗丹 徐玮晨/文 记者 吕禾/图) 近日,在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正兴镇水平村大球盖菇种植基地里,只见一朵朵,一簇簇大球盖菇破土而出,村民们分散在大棚内外各自忙碌着,基地里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扣除掉大棚、塑料袋、菌种和人工费用,从现在开始采摘一直持续到4月份,这个蘑菇产业至少能给我们村带来近40万元的收入!”站在大棚前,面对长势喜人的蘑菇,水平村党总支书记杨忠贵难掩心中激动之情。 水平村过去产业单一,除传统的茶叶和烤烟种植外,没有特色优势产业,群众脱贫致富没有门路。村“两委”根据实际情况,与驻村工作队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决定以村集体经济合作社为试点,大力推广大球盖菇种植。 2021年12月底,在定点帮扶单位滇西应用技术大学普洱茶学院的大力支持下,采取“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建成大球盖菇科技示范基地10亩,并与普洱锲舍菌业有限公司签订收购协议,鲜菇保底价每公斤6元,烘干菇每公斤120元,确保了销路,村民发展产业的信心也增强了。目前,全村共有30户农户加入大球盖菇合作社,其中,6户农户参与种植,2户农户以年租金650元至1000元不等价格出租土地,32户农户参与到基地劳动实现工资性收益。 “从去年开始我们就在这里打工,一天有100块钱,闲暇时还可以回家干农活,在家门口打工就是方便。”李大兵自从顺利脱贫摘帽后,不但积极发展自家产业种植烤烟,夫妻俩还加入合作社,负责大球盖菇种植基地管理,真正在家门口实现双收入。 据了解,水平村此次试种大球盖菇10亩已进入采收期,预计每亩产量可达6000公斤,按鲜菇市场价格每公斤7元计算,能为村集体经济创收近10万元,小小蘑菇成为水平村致富发展的新希望。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