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日报讯(记者 刀琼芬) 3月29日至4月1日,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文荣率调研组到普洱开展古茶树保护立法调研。 调研组先后深入到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困鹿山古茶园,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惠民镇申遗“四中心”项目工地、景迈村景迈大寨、景迈山大平掌古茶林保护区、芒景村翁基布朗族古寨,西盟佤族自治县力所乡图地村、力所村西盟永佤茶叶农民专业合作社,调研古茶树保护、古茶产业发展及景迈山申遗、传统村落保护等情况。 “古茶园的面积有多少?有多少株古茶树?古茶树的树龄如何判断?”“在古茶树保护方面有哪些措施?保护后是否采摘?”……调研中,调研组仔细询问古茶树的品种、生长状态、生存环境以及古茶树(园)种植年限、面积、产量以及古茶树保护与利用、古茶树产业发展等情况。 李文荣指出,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古茶树资源是茶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要坚持依法管理、科学保护,在保护的基础上有特色地开发利用好古茶园的生态价值、经济价值。他强调,要进一步做好古茶树(园)资源普查工作,摸清全市古茶树资源分布情况,建立完整准确的古茶树资源档案库。要进一步做好古茶树(园)的管护工作,坚持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相统一,做到科学管理、合理采摘、永续利用。要进一步加强古茶树(园)保护的宣传力度,充分发掘古茶文化底蕴,正确引导古茶树产业发展,提高资源利用率。要进一步加强对古茶树(园)管护的技术培训,不断提升广大茶农科学管理、合理利用的意识,提高全民保护的能力和水平。各级有关部门要主动担当,积极开展古茶树保护管理相关工作,为制定《云南省古茶树保护条例》打下坚实基础。 省人大农业农村委及市人大常委会和宁洱县、澜沧县、西盟县人大常委会有关负责同志参加调研。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