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资讯
时政
热点
问政
公告
时评
党建
视觉
直播
专题
策划
 
当前位置:普洱网首页 >> 云资讯 >> 正文




宁洱县:念好“监”字诀 做好“建”文章


来源:《普洱日报》  时间:2022/04/27/ 09:37 点击:

 

加强自身建设

让“思普革命”红色基因 融入纪检监察干部血脉

普洱日报讯(通讯员  马晓  文/图)   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纪委监委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用心用情用力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红色资源”的重要指示,深入挖掘民族团结誓词碑、磨黑思普革命纪念馆等红色资源,强化作用发挥,灵活运用到广大干部职工思想教育、廉政教育、监督执纪问责等工作当中,用红色资源为全县纪检监察工作提质增色。

深耕廉洁文化,把红色资源作为坚定信念“活教材”。宁洱县纪检监察机关坚持日常“旁敲侧击”,一方面追寻先烈足迹,深挖思普革命从“星火燎原”到“党旗飘飘”、从“热血丰碑”到“光辉足迹”的历史故事以及对党忠诚、百折不挠、不怕牺牲、严于律己、艰苦朴素等高尚品格,将红色经典编写成文、解读成典、装订成书,把“红色资源”变成“活教材”,并依托“红色讲解员”“红色宣传栏”,让党员干部每一次参观学习都能接受一次“廉政提醒”,重锤常敲参学党员干部“廉洁钟”;另一方面,全县各级纪检监察干部进行廉洁文化宣讲、上廉政党课,以本地的红色历史作为素材,用当地干部群众耳熟能详的红色故事来浸润正气清风,补足党员干部精神之钙。今年以来,以开展“菜单式”送廉党课服务的方式,结合宁洱红色资源,为“下单”乡(镇)、部门派送精品党课6期,1000余名干部群众接受了廉政教育。

强化政治教育,把红色文化作为拒腐防变“清醒剂”。宁洱县纪检监察干部在进行谈心谈话和批评教育时,注重穿插一些红色案例,有效避免了谈话变成空泛无力的说教,让对象更加感同身受、心悦诚服。在审查调查工作中与对象进行思想和心理博弈时,利用红色人物事迹,引导对象审视自身成长轨迹,回忆入党初心和为之付出的努力与拼搏,帮助其唤醒党性,重塑自身价值观。同时,用红色文化中党的斗争历史阐明党的一贯政策,为对象分析形势,督促其放弃侥幸心理,真正从思想上相信组织、依靠组织。

厚植为民情怀,把红色精神作为执纪为民“传家宝”。宁洱县纪委监委坚持从红色精神中汲取养分,把学习党史同总结经验、观照现实、推动工作相结合,聚焦“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将重心下移、直奔一线,重点围绕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优化营商环境、常态化疫情防控、扫黑除恶及各项惠民政策落实情况开展监督检查。紧盯群众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着力在教育医疗、养老社保、生态环保、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等民生领域问题靶向发力,以时限、实效为坐标轴,以连接群众疑难杂事为坐标点,督促每名干部职工细化实化项目化“为民办实事”清单,真正把群众反映的“问题清单”转变成“履职清单”,督促项目对照落实,打通为民服务的“最后一公里”,画好精准服务群众的“同心圆”。领导班子率先垂范,坚持一线工作法,深入基层开展调研。今年以来,全县共查处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线索18件,批评教育9人,问责4人,党纪政务立案查处5人;制定领导班子“民生实事计划”10件,细化个人清单67份,确定为民办实事内容76件。

 

提高乡(镇)纪委 依规依纪依法履职能力水平

普洱日报讯(通讯员  兰岚)   乡(镇)纪委是纪检监察机关的最基层组织,是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向群众延伸的关键一环。今年以来,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纪委监委针对乡(镇)纪委聚焦主业不够、业务能力不高、执纪能力不强、监督方式单一等问题,补短板、强弱项,提高乡(镇)纪委依规依纪依法履职能力水平。

为解决各乡(镇)纪委聚焦主业不够的突出矛盾,按照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要求,该县纪委监委明确要求各乡(镇)纪委书记不再挂包联系村,让其从繁杂的具体事务中解脱出来,纠正乡(镇)纪检工作越位、错位、缺位问题,将工作重心转移到“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上来。

与此同时,该县纪委监委紧盯换届后乡(镇)新上任纪委书记业务能力不高的问题,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能力培训,4名乡(镇)纪委“小白”书记到县纪委监委信访室、纪检监察室、党风政风监督室、案件审理室等业务部室观摩轮训。另外,组织县纪委监委信访室业务骨干到各个乡(镇)巡回指导,让乡(镇)纪检监察干部在一线工作中提高知行合一、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聚焦主责主业为基层“充电蓄能”。

“刚接手纪委工作,业务很不熟悉,时常感觉本领恐慌。”德化镇纪委书记表示,通过到县纪委监委带案实战,进一步提升了执纪办案的基本理论素质,学会了基本工作方法及办案操作程序。

“今年我们重点聚焦推进乡村振兴、厕所‘革命’‘大棚房’整改、疫情防控、优化营商环境等关键点和环节,对镇上相关部门履职行为、执行结果和操作过程进行全过程再监督。”宁洱镇纪委书记表示,改革后效果明显,推动解决了一批侵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

此外,该县纪委监委与各乡(镇)纪委采取结对帮扶的模式,由县纪委常委、县监委委员与乡(镇)纪委结对,直接联系乡(镇),精准地对乡(镇)纪委进行常态化跟踪督促、动态化帮扶指导,助力乡(镇)纪委严格履职不跑偏。

 

延伸监督触角

助力水污染防治

普洱日报讯(通讯员  杜俊霖  李静)   “对生活污水直排进入河道的问题你们是怎么整改的?”“鱼塘养殖是否占用基本农田?占用基本农田的鱼塘要怎么取缔?”近日,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纪委监委水污染防治督查专班深入相关职能部门和重点村组、河道,对全县水污染治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供作风和纪律保障。

今年以来,为更好地监督各乡(镇)和责任单位履行生态环境保护主体责任,有力推进水污染治理工作,宁洱县纪委监委成立水污染防治督查专班,把监督“触角”深入到百姓关注的重点民生问题,直击问题根源,对全县“5河2库”及宁洱县电视台曝光的6个乡镇和9个单位进行了专项督查,重点监督在生产生活污水废水直排、餐馆厨房油污直排及企业污水排放、鱼塘养殖和畜禽养殖污水直排等问题是否整改销号。

宁洱县纪委监委牢牢抓住监督第一职责,强化“室组地”联动协作,充分运用“一线工作法”和现场办公形式,采取“清单式”“嵌入式”“点穴式”多种监督方式,先后开展监督检查8次,发现存在问题36个,督促有关部门加强协调联动,强化责任担当,完善制度建设,对发现的问题限期整改销号,并持续强化巩固整改成效。

 

保障民生项目建设

普洱日报讯(通讯员  兰岚)   “现在工程进度怎么样,今年10月能完成交付使用吗?”“近期雨水较多,我们正倒排工期,确保项目如期交付使用。”近日,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纪委监委重点项目监督检查组到鑫裕农贸市场施工现场开展专项监督检查,向相关负责人了解项目建设进度。

项目建设推进到哪里,监督检查就要跟进到哪里。该县纪委监委围绕推动民生实事项目落实落细,统筹协调“室组地”联动,将监督“哨位”前移,在看现场找问题、访群众听意见的基础上,加强与县住建局、县发改局、县财政局等相关单位的沟通协调,围绕工程建设重点任务、重点环节,梳理出项目工程监督任务清单,明确监督检查对象、检查方式、检查内容、责任单位和配合单位,以项目清单化、清单责任化,助推项目快速落地。

“项目推进过程中,纪检监察干部多次提醒我们,工作既要尽心尽责,又要保持好亲清的政商关系,不能工程建设好了,干部就‘倒’下了。”该县住建部门一名工作人员说。

为更好地助力民生项目建设加速提质,该县纪委监委制定下发了《关于开展“廉洁工程”“廉洁队伍”的实施方案》,纪检监察机关从项目筹备立项、建设实施到验收使用各阶段提前介入监督、全过程监督,既促进干部作风转变,保障工程按质按时完成,又把干部保护在廉洁的红线之内。

不仅如此,该县纪委监委还将监督“探头”架在项目现场,通过设置“流动接访点”,面对面受理群众举报,督促相关责任部门改进不足,协调解决问题,让困难在一线化解、项目建设在一线推进、工作作风在一线转变。同时,针对工程“梗阻”,严查背后的腐败问题、不正之风,让监督的范围更广、内容更深入,严防民生工程变成“假把式”,确保民生工程项目办好办实,真正惠民利民。

“聚焦重点工程项目强化监督,是推动政治监督具体化、常态化的体现,也是推动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的重要内容。”宁洱县纪委监委主要负责人表示,将继续把重点项目落实情况作为政治监督的重点内容,跟进监督、贴身监督、全程监督,推进全县重点项目跑出“加速度”。

 

助推人居环境提升

普洱日报讯(通讯员  兰岚)   走进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德化镇荒田村,一股清新空气扑面而来,道路两旁花朵竞相开放,白墙青瓦与方块天地交相辉映,一幅景色优美、和谐宜居的新农村画卷展现在眼前。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事关全面小康底色成色、人民群众根本福祉、农村社会文明和谐。今年以来,宁洱县纪委监委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先手棋”,持续将监督探头聚焦村庄清洁、“厕所革命”、垃圾分类等方面,通过“明查+暗访”的方式,及时发现和纠治工作中履职不到位、整治不规范、成效不明显的问题,不断夯实乡村振兴基础。

与此同时,对发现的问题跟踪督办落实,查清事实、查明责任人,进一步压实县、乡、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主体责任、部门责任,形成层层压实责任、层层见行见效的工作格局。另外,对问题突出的责令限期整改,建立整改台账,明确整改时间,细化整改举措,落实整改单位及整改责任人,用强有力的督促整改推动全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无死角全覆盖、无盲区,不留“锅底”。

 

护航春耕生产

普洱日报讯(通讯员  杨勇  文/图)   又是一年春来到,抢抓时节备春耕。近日,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纪委监委积极行动,立足职责定位,紧盯农业春耕备耕的重要事宜和关键环节,通过采取“下沉式+全覆盖”方式,统筹安排监督检查组下沉一线,紧盯春季生产监管责任、惠农政策落实、春耕备耕物资供应、农业技术指导、涉农补贴资金发放等关键环节强化监督执纪问责,督促主责部门、党员干部认真履职尽责,做好发展粮食生产、保障粮食安全各项工作,以强力监督为春耕生产保驾护航。

各督察组深入田间地头开展走访调研,与村民详细了解春耕备耕情况,全面掌握农业种植基地、农业合作社、农户在恢复生产过程中的需求,引导群众在防疫期间有序春耕备耕,并开展农业生产困难问题排查。对反映农业知识不足、技术掌握不熟练导致栽种难、难成活等问题,督促县农业农村和科学技术局派出技术员进行帮助和指导,强化技术服务,确保春耕生产技术指导到位,为今年粮食生产开局奠定良好基础。

另外,各督察组深入宁洱县内各农业技术推广站、农资经销点、农资商店,随机走访群众,实地了解种子、化肥、农药等农资物品的质量、价格及销售情况;主动督促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和县农业农村和科学技术局从源头预防恶意提价等行为的发生,坚决杜绝私存物资、哄抬价格等投机行为,全力保障化肥、农药、农膜、种子等春耕农资备货充足、价格稳定,从根本上维护群众的利益。

 

护航经济“开门稳”

普洱日报讯(通讯员  杨孟春)   “请你组牵头协调第三联动监督检查组,加强对县工业和信息化局等部门的监督检查,加强工业经济运行监测和要素保障,以‘抓生产、抓项目、抓园区’为重点,认真落实已出台优惠扶持政策,敏锐应对和积极化解下行风险,着力抑下促上保增长。”近日,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纪委监委在全县经济“开门稳”专项监督调度会后,向派驻市场监督管理局纪检监察组发出工作提示,压实各联动检查组监督责任,全面保障县委“开门稳”决策部署落实。

该县纪委监委立足监督保障执行,对全县22个前期项目、21个新开工项目、23个续建项目建设全过程进行监督检查,紧盯建设工程廉政风险点,党员干部插手干预工程项目、违规进行关联交易、借职务影响从事商业活动等问题严把工程廉洁关。同时,紧盯安全生产工程项目突出问题,全过程跟踪问效,全方位监督指导,做细监督清单,确保工程规范廉洁、阳光透明,全面升级“双廉”工程监督质效。另外,对涉及42个经济指标的15个行业主管部门,比对项目任务化、项目清单化、清单具体化的工作标准,检查项目建设责任单位的主体责任落实情况,是否按计划推进项目进度,是否及时研究解决遇到的问题,是否依法依规加强对工程建设各方责任主体的监督管理,做实部门责任清单。

今年以来,全县纪检监察机关开展联动检查9次,实地查看项目17个,发现和督促整改问题5个,提出工作建议2个,并督促各责任单位、责任人员严格按照工作标准在要求完成时限内完成整改,确保开门红工作落到实处、抓出成效。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上一篇:普洱团市委举办“喜迎党的二十大 永远跟党 ... 下一篇:云南省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表彰大会隆 ...
 
 

主办:中共普洱市委 普洱市人民政府 承办:普洱市融媒体中心
普洱网投稿:puernews@126.com 地址: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茶苑路1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25320150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3120240004 ICP备案号:滇ICP备11001122号-3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邮箱 jubao@12377.cn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举报邮箱smjidi@126.com 普洱网不良信息举报:0879-2147559
涉未成年专用举报电话:0879-2147559 举报邮箱:smjidi@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