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资讯
时政
热点
问政
公告
时评
党建
视觉
直播
专题
策划
 
当前位置:普洱网首页 >> 专题库 >> 推进乡村振兴战略 >> 正文




西盟县:“保险+期货”搭起胶农“避风港”


来源:《普洱日报》  时间:2022/05/18/ 09:57 点击:

 

普洱日报讯(通讯员  李毅  邹伟琦 文/图)  “安兴,今年准备购买多少亩的橡胶保险?”“我家今年开割橡胶林96亩,准备都把保险买上。”在西盟佤族自治县中课镇班箐村,村干部正忙着为村民登记今年的橡胶保险认购信息。

“我家从2009年开始种植橡胶,共有100多亩,2017年陆续开始割胶,这几年橡胶价格开始走低,收入也减少了。”安兴说。

近几年来,橡胶价格的持续低迷,以及传统、单一的产业发展模式,导致胶农返贫的风险持续增强。

“橡胶是班箐村的传统支柱产业,村里300多户村民从事民营橡胶种植,橡胶价格是否稳定,关系着村里胶农的收入是否稳定。”中课镇班箐村委会副主任叶焕说。

“从胶农中来,到胶农中去”是乡村振兴工作真正实现有效帮扶、精准帮扶的“必修课”。提前谋划,帮助涉农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及胶农,通过金融工具来规避价格风险、保障收益,是一种积极有效的措施。早在2017年,西盟县就开始在全县推广“保险+期货”产业发展模式,提升生产积极性,推动橡胶产业持续健康发展,让利惠及胶农,切实帮助胶农摆脱“靠天吃饭”的困境。

如今的胶农“只管种”,有人“帮忙卖”,使胶农收益在根本上获得保障,低迷的橡胶价格不再成为影响收入的“绊脚石”。

“为了提高胶农抵御风险能力,西盟县从2017年起先后引进五矿、国泰君安、中粮、广州4家期货公司,推进‘保险+期货’乡村振兴项目落地。”西盟县茶叶和特色生物产业发展中心主任魏志平介绍,全县橡胶种植面积22万余亩,涉及的农户3万余人,累计赔付金额近2620万元。“保险+期货”项目已实现所有乡(镇)橡胶生产区域的全面覆盖,为全县橡胶产业稳定发展和稳定胶农的收入提供了有力保障。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上一篇:宁洱县:集体经济出新招“QQ农场”助增收 ... 下一篇:思茅街道莲花村:甜龙笋即将进入盛产期
 
 

主办:中共普洱市委 普洱市人民政府 承办:普洱市融媒体中心
普洱网投稿:puernews@126.com 地址: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茶苑路1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25320150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3120240004 ICP备案号:滇ICP备11001122号-3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邮箱 jubao@12377.cn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举报邮箱smjidi@126.com 普洱网不良信息举报:0879-2147559
涉未成年专用举报电话:0879-2147559 举报邮箱:smjidi@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