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日报讯(通讯员 白洪锶 文/图) 近年来,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勐先镇黑泥箐村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抢抓产业振兴的好机遇,聚焦肉牛养殖产业,探索走出一条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拓宽群众增收渠道的新路子,不断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向纵深发展。 强化党建引领,找到“牛”路子。黑泥箐村党总支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村级产业发展中的带动引领和组织协调作用,探索“党支部+企业+农户”的发展模式,引进宁洱犇犇肉牛养殖厂,通过标准化、规模化的肉牛养殖,提升肉牛产业组织化、专业化、市场化程度,有效增强产业发展动力,带动全村肉牛养殖产业的发展。 坚持规划先行,牵住“牛”鼻子。黑泥箐村实施“一个家庭、三亩牛草、五头肉牛、四万收入”的散户肉牛养殖模式,积极鼓励农户采用肉牛赊销的方式养殖肉牛,并按照养殖标准统一防疫灭病、统一饲料配方、统一收购,让所有的养殖户“抱团发展”。通过企业带合作社、合作社带农户、农户抓育肥,建立起稳定的“双绑”利益联结机制,走出一条“大手拉小手”的发展路子。 凝聚发展合力,壮大“牛”经济。黑泥箐村在做好肉牛养殖的同时,积极动员农户,特别是脱贫户种植饲草,利用牛粪这一天然有机肥料,提高饲草供给率,并按订单合同收贮,确保优质饲草有效供给,探索出一条“牛粪种植饲草,饲草养殖肉牛”的绿色循环产业链。同时,抓住宁洱犇犇肉牛养殖厂发展契机,利用土地流转、就业务工等方式,多渠道帮助群众增收,做到既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又激发群众内生动力。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