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资讯
时政
热点
问政
公告
时评
党建
视觉
直播
专题
策划
 
当前位置:普洱网首页 >> 专题库 >> 推进乡村振兴战略 >> 正文




养下致富牛 西盟群众更“牛气”


来源:《普洱日报》  时间:2022/06/01/ 09:29 点击:

 

本网讯   近年来,西盟佤族自治县把肉牛产业作为“一县一业”来发展,通过实施“政府+企业、金融+保险、科研+协会、合作社+养殖户、技术+培训”的肉牛分散扩繁、集中育肥新路子,大力发展肉牛产业,为群众谋福祉。

在岳宋乡曼亨村,刚喂好牛的岩双正准备打扫牛圈,村里的技术员唐仁强来回访,后面还跟着畜牧站的专家陶玉波。虽说岩双已经有5年的养牛经验,可对于新品种牛,还是会出现一些“小状况”。

牛在圈里闹腾,陶玉波看后担心地说:“牛圈地面有洞坑,母牛容易受伤,找时间修补一下。”

“以前养本地老品种的黄牛、水牛,价格不高,也不需要啥技术,把牛往山头一放,就可以当‘甩手掌柜’。2021年,在政府的帮助下,买了2头安格斯和1头西门塔尔能繁母牛,计划明年再多买几头。”岩双对今后的生活信心满满。

养好牛,走上致富路。在西盟,有很多像岩双一样的养牛户,他们依靠双手托起致富梦。

从牛棚到优质良种基础母牛,从草料种植到销售渠道,从资金帮助到技术培训,西盟县利用农村圈舍建设成本低、饲草充裕等资源优势,把肉牛养殖扩繁环节分配到家家户户,政府以“出实招”破解群众肉牛“买进难”“养殖难”“卖出难”等问题,让群众有了养牛的“底气”。

“从2021年开始,县里就编制了《西盟县肉牛产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并针对肉牛养殖出台‘牛八条’。2022年,为进一步加大肉牛产业发展扶持力度,重新修订了《西盟佤族自治县加快肉牛产业发展十三条措施》,全面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真正实现‘养牛致富’的目标。”西盟县农业农村和科学技术局党组书记、局长杨志说。

在西盟迅驰农牧有限公司养殖场,一头头西门塔尔能繁母牛悠闲地吃着草料,机械化的养殖,精心的投养,优质的母牛正等着养殖户选购。“公司一方面向养殖户提供优质能繁母牛,并把母牛生下的小牛,以合适的价格进行回购;另一方面,提供技术服务,打造肉牛养殖‘4S店’,让产业可持续、长期地发展下去。”南亢村养殖场负责人李晓龙介绍。

发展中,西盟县通过强化组织领导、政策引导、检疫监管“三辆车”,积极进行招商引资,引入龙头企业做到管供“种”、管回收、“包退包换”,并提供技术服务、培养技术人才,不仅让养殖户“能养”,还要“会养”。同时,充分发挥“肉牛保险+信贷”协同效应,降低群众养牛风险,并在各村建立起“种养一体化”的循环农业模式,推动种草养牛,形成农牧融合,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为支持肉牛产业提质,西盟县还设立了肉牛养殖基金,对标准化养殖能繁母牛的养殖户提供贷款资本金和保险费垫资服务。通过与信用社、农行、人财保险公司合作,农户共认购342头怀孕杂交母牛,撬动银行资金729万元。”杨志说。

截至2021年末,西盟县共有肉牛养殖户2513户,肉牛存栏1.95万头(能繁母牛存栏0.79万头),肉牛农业产值达8400万元。(通讯员  李毅  邹伟琦  叶布拉)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上一篇:景东县: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筑起“富民强 ... 下一篇:景东县农村商业银行用金融活水“贷”动肉牛 ...
 
 

主办:中共普洱市委 普洱市人民政府 承办:普洱市融媒体中心
普洱网投稿:puernews@126.com 地址: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茶苑路1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25320150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3120240004 ICP备案号:滇ICP备11001122号-3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邮箱 jubao@12377.cn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举报邮箱smjidi@126.com 普洱网不良信息举报:0879-2147559
涉未成年专用举报电话:0879-2147559 举报邮箱:smjidi@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