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资讯
时政
热点
问政
公告
时评
党建
视觉
直播
专题
策划
 
当前位置:普洱网首页 >> 专题库 >> 推进乡村振兴战略 >> 正文




新时代的江城特色乡村美成这样


来源:《普洱日报》 李毓珊 时间:2022/07/21/ 10:34 点击:

 

村寨美 产业兴 村民富

新时代的江城特色乡村美成这样

普洱日报讯(记者  李毓珊/文  江城县融媒体中心/图)   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整董镇整董村是一个别具特色的傣族村落,其中曼景寨村民小组和相邻的曼贺井村民小组、曼贺村民小组被当地人称之为“城子三寨”。188户、800多名村民在此安居乐业,把乡村生活过成了“诗和远方”。

走进“城子三寨”,传统的傣家竹楼错落有致地分布在宽敞的石板路旁,家家户户院内瓜果飘香,院外鲜花相簇,户与户之间的小菜园立着主人家的标识牌,格外惹人喜爱。吊脚楼下,或有傣族妇女聚在一起学习织锦技艺,或有老人乘凉小憩,或有孩童嬉戏玩耍。

曼景寨村民小组的一栋傣家吊脚楼里,省级非遗项目传承人咪宰金佝偻着背,坐在一台老式织布机前专心织布,“哐、哐、哐……”虽然已是92岁高龄,但老人心明眼亮,巧手妙织,一行行细密的织锦在老人手下变长、变得色彩斑斓、变成一件件艺术品。傣族挎包、茶巾、床单……挂在吊脚楼的织品,很快就会被游客买走。

“傣族传统织锦深受外地游客喜爱,有时每个月销售额超过5000元,织品供不应求。现在我们正筹备成立傣族织锦合作社,召集寨子里会这门手艺的姐妹们一起开发新的样式,制作更加精美的织品供游客选择。”咪宰金的女儿玉留香不仅继承了母亲的手艺,更看到了商机。

在曼贺井村民小组,妇女委员玉光叫经营着一家茶叶公司,除了种植自家的180多亩茶地,她还联合了10多户茶农一起发展手工制茶,制作出来的绿茶、红茶等口感醇香,天然健康,深受消费者喜爱。“现在环境好了,带来了客源,也带动了产业发展。除茶叶外,村民们还发展坚果、咖啡、香蕉、雪茄烟等种植产业,户均年收入可达8万元以上。”玉光叫说。

2021年,雪茄烟开始在整董镇推广种植。曼贺井村民小组村民普文强是雪茄烟种植大户,2021年,仅雪茄烟的种植就给他家带来了二三十万元的收益。烟叶生产需要大量劳动力,带动了当地群众就业,增加了务工收入。2021年围绕雪茄烟产业的劳务人员辐射整董镇多个村组,涉及当地劳务输出8.7万余人次,让更多人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

宜居、宜业、宜游的“城子三寨”只是江城县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打造特色美丽乡村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江城县在抓好农村水、电、路、房等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对标对表扎实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等农村人居环境建设重点任务,结合村寨特色、产业特点,提升村容村貌,打造宜居乡村、美丽乡村。如整董镇在人居环境提升中,规范设置灯、线、管等必要设施,用绿篱植物代替外围墙体,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景制宜地利用好闲置空地,种植本土花果树木,实现了“庭在园中,园在庭中”的村落布局。如今,一个个村寨美、产业兴、村民富的美丽新农村正焕发着迷人的魅力,令人流连忘返。

△种植雪茄烟。

△傣族妇女制作传统服饰。

△“城子三寨”全景。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上一篇:景东县财政局加大乡村振兴支持力度 下一篇:永平镇永裕社区:做大做强村域产业
 
 

主办:中共普洱市委 普洱市人民政府 承办:普洱市融媒体中心
普洱网投稿:puernews@126.com 地址: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茶苑路1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25320150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3120240004 ICP备案号:滇ICP备11001122号-3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邮箱 jubao@12377.cn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举报邮箱smjidi@126.com 普洱网不良信息举报:0879-2147559
涉未成年专用举报电话:0879-2147559 举报邮箱:smjidi@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