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日报讯(记者 苏燕 吕禾 通讯员 陶萧屹 文/图) 近年来,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梅子镇不断拓宽思路,大力发展种植甜棕产业,有效拓宽群众增收渠道。目前,全镇共种植甜棕约8000亩,甜棕已成为梅子镇特色产业。 为做大做强甜棕产业,梅子镇积极培育宁洱祯良棕榈种植专业合作社建成全县唯一一家棕榈加工厂,以收购棕片、棕板进行初加工,促进了甜棕产业的开发利用,探索出一条“企业(合作社)+村集体经济+农户+基地”的模式,建立了甜棕产业利益联结机制,拓宽群众增收致富渠道。 据宁洱祯良棕榈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董祯良介绍:“棕树全身都是宝,棕片和棕板可进行初加工,制成棕帽、棕鞋垫、棕扫帚等产品;抽出的棕丝是制作棕床垫、棕线等的上好原料;剩余的残料是栽花种菜培育腐殖土的基料;棕苞(棕花)和棕头(棕笋)是烹制棕苞稀饭、棕苞煮鸡的主要原料,深受消费者喜爱。” 董祯良说,目前,合作社共有30名工人,同时还在宁洱县、思茅区和西双版纳州勐腊县开设了棕床垫售卖门店,棕榈制品销往全国各地,原料供不应求,2021年产值达到100多万元。他说,随着甜棕种植规模的不断扩大,将借助知名床垫品牌的销售渠道及品牌效应,在原料初加工的基础上升级改造加工工艺,同时申请打造自己的品牌,提高甜棕加工效益。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