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珠镇:4000余亩紫稻丰收在望 普洱日报讯(墨江县融媒体中心 文/图) 目前,墨江哈尼族自治县联珠镇4000余亩紫稻进入灌浆期,稻谷被沉甸甸的稻穗压弯了腰,一阵微风吹来,连绵的稻浪欢快地翻腾起来,淡淡的清香扑鼻而来。 近年来,联珠镇坚持“党建引领,产业兴村”理念,通过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把村“两委”班子、党员和村民组织起来,积极探索“党支部+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采取保底收购、土地流转等措施,激发村民种植热情,大力推广紫稻种植。同时,围绕紫稻产业举办“农耕文化亲子体验”“我在北回归线有丘田”等活动,发扬传承农耕文化的同时,不断开创乡村振兴新局面。 2022年,联珠镇共种植紫稻4800亩,建设千亩优质紫稻示范基地2个,建设“稻鱼共生”生态示范基地600亩。 
勐马镇帕亮村:大力发展百香果产业 普洱日报讯(通讯员 胡蓉蓉 白晶萍 李昕灿 文/图) 当前,走进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勐马镇帕亮村的百香果园里,一颗颗饱满的百香果散发着沁人心脾的果香,党建引领产业振兴在这里结出累累“硕果”。 据了解,勐马镇帕亮村党总支坚持党建引领,积极探索“党建+产业发展”模式,着力打造一批“小而精”的百香果园。百香果种植周期短、效益好,在帕亮村贺格新寨党支部书记岩来率先带头种植新品种百香果30亩获得成功后,岩来积极动员每家每户利用闲置土地种植百香果。截至目前,全村百香果示范种植面积已达130亩,共覆盖17个村民小组,涉及农户71户257人。 从修路、建新房,到如今发展种植百香果产业,帕亮村实现了从脱贫摘帽到美丽乡村的蜕变。在推广实施连片种植的基础上,帕亮村党总支还积极推行百香果庭院美化绿化及庭院经济发展模式,通过以点连线、连线成片的布局,力争2022年底实现百香果种植面积突破500亩,建成5个可复制可推广的庭院经济样板村民小组。 
磨黑镇团结村:甜脆芒果成了群众的“致富果” 普洱日报讯(通讯员 梁乙 文/图) 日前,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磨黑镇团结村的5300亩甜脆芒果进入采摘期,为群众持续增收和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 团结村通过“党组织+村集体+合作社+农户”模式,于2021年建成了芒果科技示范园,大力发展甜脆芒果种植。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邀请专家、龙头企业和合作社带头人等组成“技术人才服务团”,定期开展技术培训、现场指导等活动,把芒果种植技术和先进管理方法送到田间地头,带动周边群众发展芒果产业。此外,团结村还积极构建“线上+线下”的营销方式,解决群众产品销售难题。在团结村委会搭建芒果收购交易点,与元江晟熙果业合作,按市场价格进行收购。探索“党员+电商+农户”结对帮扶机制,在学习强国、人民网云南频道、普洱广播电视台等媒体平台上大力宣传团结村芒果产业,提高知名度,搭建网络销售平台,让更多的消费者选择团结村的优质芒果。 截至目前,团结村已收购芒果150余吨,产值达60万元。据统计,今年团结村芒果鲜果产量比2021年翻一番,将达到260吨以上,产值达100万元以上。 
永平镇“一片叶”带活一方经济 普洱日报讯(通讯员 杨秋霞 李春燕 文/图) 近年来,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永平镇坚持“党建+产业”的发展思路,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大力发展烤烟等农业特色产业,带动农户增收致富。 今年以来,永平镇加大烤烟产业扶持力度,全镇烤烟生产预算扶持投入资金总计297万元,种植烤烟38500亩,涉及23个村的2968户农户,预计收购烟叶10.77万担,可实现经济效益1.75亿元。 
文武镇干部职工帮助烟农抢收烤烟 普洱日报讯(通讯员 聂聪 李伶俐 文/图) 近日,墨江哈尼族自治县文武镇组织镇、村两级干部职工、烟叶技术员等到安益村糯泥箐村民小组,帮助烟农采收烤烟。 炎炎烈日下,大家按照分工协作,有序地采摘、打包、搬运、装车、运输、下货,共帮助烟农抢收烟叶30余亩。烟农李定成说:“在采收烤烟的关键时刻,文武镇的干部职工不怕苦不怕累来帮我们采收烤烟,真是帮了我们的大忙。”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