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日报讯(镇沅县融媒体中心 文/图) 近年来,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和平镇始终把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作为抓党建、打基础、强堡垒的重要抓手,因地制宜抓产业,激活资源抓收入,千方百计拓渠道,走出了一条“支部强、产业兴、民心聚”的“生财”路子。 做足优势文章,从盘活闲置资产中生“财”。利用集体土地、山林、水源等自然资源“做文章”,充分盘活闲置的资源资产。丫口村通过收取租金的方式出租茶园30亩,村级筹资建设供水管网并收取水费,实现了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金、资金变股金。 构建利益机制,从推进产业持续发展中生“财”。和平镇探索推行“党总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企业+农户”的农业发展路径,支持龙头企业发展,鼓励群众参与订单农业,降低经营风险。 紧盯市场需求,从有效投资中生“财”。和平镇多方筹措资金建成丫口村活畜交易市场,促进畜牧交易市场规范发展。同时依托肉牛养殖扶持项目建成两座标准化养牛场,引进纯种西门塔尔牛,建设冻精站,大力发展肉牛养殖产业,村集体通过收取厂房租金等增加收入;利用和平镇“汤锅”文化优势,投资建设具有民族风情的汤锅经营场所,在传承和平镇“汤锅”文化的同时获得租金收益。 依托区位优势,从参与集镇管理中生“财”。丫口村利用靠近集镇的区位优势,组建环境清扫工作队伍,承包和平集镇街道及厕所环境卫生清扫服务,安排党员带头包片负责卫生清扫、垃圾清运、赶集日管理等,充分发挥了党员模范带头作用。目前,垃圾清运模式覆盖全村14个村民小组,每年可为村级集体经济增收8万元。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