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日报讯(通讯员 王正松) 近年来,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让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 重规划。在推进特色精品村和美丽宜居村创建过程中,因地制宜编制项目设计方案,并聘请专家对设计方案进行评审。目前,列入2022年村庄规划编制任务的34个行政村已全部启动规划编制工作。 强基础。围绕水、电、路等基础保障要求,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切实增强发展后劲,全县所有乡(镇)和行政村道路实现100%硬化,91.67%以上的村民小组道路实现硬化;所有行政村通10千伏以上的动力电;累计建成农村集中式供水工程883处,农村自来水普及率及集中式供水率达100%,所有村民小组饮水安全有保障;建设4G基站875个,所有行政村、学校、村卫生室光纤宽带全覆盖。 树样板。积极开展乡村振兴“百千万”工程精品示范乡(镇)、精品示范村、美丽村庄创建,成功打造了那柯里村、温泉村、磨黑古镇、星光村、团结村等一批点、线、面相结合的省、市、县美丽乡村。目前,已成功创建全县国家乡村治理典型示范村1个、省级美丽乡村2个、市级美丽乡村31个、县级美丽乡村23个;精品示范乡(镇)1个、精品示范村2个、美丽村庄11个,成功打造了一批“看得见山水、留得住乡愁”的美丽乡村示范点。那柯里村被评为国家级美丽乡村和休闲乡村。 抓治理。统筹推进“美丽家园”“美丽田园”“美丽河湖”“美丽园区”“美丽廊道”五个美丽行动,做好宜居“大文章”。同时,围绕“三清三拆三整治”工作重点,推进行政村(涉农社区)干净整洁村创建工作,陆续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广泛开展“绿色家庭”“文明家庭”“富美家庭”“和美家庭”“平安家庭”创建,不断提升美丽家园的“颜值”。截至目前,全县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覆盖率达89%,自然村生活垃圾处理率达86.53%,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得到根本性改变,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通过验收,获评中国传统村落4个、国家和省级“森林乡村”14个、省级美丽乡村2个,岔河村被评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 兴产业。按照云南省发展“三张牌”目标,围绕宁洱县“4+4+4”绿色产业体系,做实四大支柱产业、做强四大重点产业、做活四个新兴产业,加快推进质量提升行动,全域提高基地化水平。目前,全县茶叶、咖啡、坚果等中长期产业面积达58万亩,全县农民人均有6亩以上绿色产业支撑。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