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日报讯(通讯员 杨晓媛) 近年来,墨江哈尼族自治县坚持把项目工作法、一线工作法、典型引路法贯穿工作始终,以作风革命和效能革命推动农业农村工作实现高质量发展。 强化责任意识,推动工作落地见效。强化组织领导,县级成立生猪、紫米、肉牛、蔬菜、生物医药、水果产业发展专班,县农科局组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等工作专班,根据各项重点工作制定工作方案,有力推动粮食生产、农业产业发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等工作高效落实到位。 坚持身体力行,确保问题在一线解决。结合农业产业发展、农业安全生产、农村厕所革命、农技推广等工作,积极组织技术员队伍深入乡(镇)村组开展政策宣传、调查研究和督促检查,确保问题在一线解决。今年以来,各产业发展专班到村组开展紫谷种植培训133期6716人次、杂交稻旱种培训86期3240人次、肉牛养殖培训62期2000余人次、生物医药产业培训2期90人次。 强化示范带动,助推经验典型促发展。2022年以来,全县实施耕地质量保护提升技术推广5.56万亩,推广控释肥、水溶肥为主的高效新型肥料1.2万亩,推广农家肥、商品有机肥等有机肥8.55万吨15.14万亩。在推动肉牛产业发展的过程中,积极探索“公司(养殖大户、合作社)+基地+农户”“肉牛+保险+信贷”等肉牛产业发展模式,争取每个乡(镇)至少创建2个以上杂交肉牛养殖示范村(点),以点带面有序推进全县肉牛产业发展。2021年,建立紫谷种植提纯复壮选种基地500亩,开展稻渔共生(鲤鱼)示范养殖1730亩,申报创建“绿色食品牌”紫米示范基地8000亩、有机种植基地1527亩。通过示范带动,2022年全县共种植紫谷20000亩,推广稻渔共生养殖2344亩。加强新型经营主体培育,目前,全县共有家庭农场110户、农民专业合作社399个。深入开展“百千万”示范工程建设,2022年推进建设精品示范村1个、美丽村庄11个。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