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建立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健全公共卫生体系,加强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和应急能力建设,有效遏制重大传染性疾病传播。”普洱市卫生健康系统广大干部职工表示,要牢记使命,不忘医者初心,不断完善制度、扩展服务、提高质量,让广大人民群众享有公平可及的健康服务。 
△为患者提供更多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通讯员 李晓玲 摄) 
△把健康服务送到百姓家门口。 (宁洱县融媒体中心提供) 
△普洱市人民医院门诊急诊综合楼。 (普洱日报记者 王承吉 摄) 本网讯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和加强乡村医疗卫生体系建设,通过完善基础设施条件、加强人员队伍建设、创新运行机制等举措,普洱市乡村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得到显著提升,实现了农民群众公平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群众健康得到有效保障。”普洱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基层科科长李雪娟表示,今后将在党的领导下,守正创新、勇毅前行,不断加强基层医疗卫生体系建设,提升乡村健康管理水平,守护群众生命健康。 近年来,普洱市疾控系统认真履行防病职责,全面加强能力建设,疾病预防控制体系不断完善,守护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就如何抓好今后的工作,普洱市疾控中心主任、省级优秀党务工作者石峰表示, 将以“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使命担当,做好监测预警、风险评估、流行病学调查、核酸检测、应急处置等工作。同时,积极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创新诊疗方式方法,立足工作岗位,切实为患者做好事、做实事,为国家传染病防控事业作贡献。 “党的二十大报告振奋人心,给我们医务工作者注入了‘强心剂’,让我们看到了卫生健康事业更加光明的前景,也让我们更加坚定了以人民为中心、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战略的信心和决心。”省级“健康卫士”、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疾控中心原主任李莉表示,将立足岗位、履职尽责,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 普洱市中心医院(思茅区人民医院)主治医师杨季说,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广大医务工作者将牢记“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的嘱托,时刻弘扬“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精神,以更加锐意进取、一往无前的拼搏姿态砥砺前行。 “卫生健康是一项民生工程,是一项讲付出、讲奉献的辛苦工作,也是一项暖人心、聚民心的光荣事业。”景东彝族自治县卫生健康局党组书记傅滇渝认为,在抓实抓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要加快推进各项卫生健康工作,着力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这一急难愁盼问题。 “作为一名普通党员,立足本职工作、尽心做好服务是我应尽的职责。”马正楠是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人民医院的一名儿科医师,他说,随着精细化服务理念的深化,医务人员要不断充实医学知识,提高专业技术水平,急病人之所急、想病人之所想,全心全意为边疆人民的健康服务。 妇女儿童健康水平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的标志。普洱市妇幼保健院党总支书记温五一表示,将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完善政策措施、狠抓责任落实、健全规范标准,切实保障母婴安全。 “作为一名党员干部、一名医务工作者,我将始终不渝牢记为人民健康服务的初心使命,脚踏实地做好采供血工作,把好血液质量安全关,为危急重症患者保驾护航。”普洱市中心血站党支部书记、站长胡海霞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将铭记“保安全、重质量、抓服务、担职责”的工作准则,进一步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打造素质优良、业务过硬的血站队伍。同时,加强无偿献血宣传,强化血液安全管理,确保献血工作每个环节100%安全。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