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资讯
时政
热点
问政
公告
时评
党建
视觉
直播
专题
策划
 
当前位置:普洱网首页 >> 专题库 >> 推进乡村振兴战略 >> 正文




景东县五举措抓好粮食生产


来源:《普洱日报》  时间:2022/10/25/ 11:15 点击:

 

普洱日报讯(通讯员  温海金  文/图)  近年来,景东彝族自治县多措并举,紧紧端好手中的饭碗,为实现全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夯实基础。

保好“种稻区”,加强粮食生产功能区监管。景东县将粮食生产功能区纳入占补平衡和退耕还林还草范围,组织开展好14万亩水稻、9万亩小麦、20万亩玉米、1万亩甘蔗、2万亩橡胶的“两区”划定工作。

当好“种稻人”,加强土地流转力度。鼓励粮食生产经营主体和种植大户进行规模化粮食生产。在农村劳动力缺乏的地方从农户手中将土地流转,转包给有实力的粮食生产经营主体、大户去经营,解决劳动力不足的问题,实现土地效益最大化。

铺好“收稻路”,加强山区高标准农田建设。“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景东县总面积4532平方公里,其中山区面积占95.5%,坝区占4.5%,山区耕地面积大、地块零星,机械化程度低。景东县加大涉农资金整合,通过建设农田水利、机耕道路,增加山区高标准农田规模,大力推广新农机具应用,解决粮食生产设施薄弱问题。

保好“储稻关”,加强改善粮食储存条件。积极推动农户科学储粮,引导农户建设简易储粮仓、自然通风仓、彩钢板组合储粮仓等“小粮仓”;鼓励农业专业合作社、种粮大户建设小型仓储设施,购置新型储粮装具,改善农民口粮储存条件;鼓励和引导粮食储备企业、粮食加工企业、粮食经销企业、农业专业合作社和种粮大户实行粮食订单储存,打造成“粮食银行”,探索粮食产后统一烘干、加工、储存、销售的经营模式。

把好“出稻关”,加强推广粮食适度加工技术。不断改进稻米加工程序,让稻米制品达到具备“鲜、绿、净、便、全、香、廉”的七个要素标准,延伸产业链,助力农户实现增收。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上一篇: 孟连县:访民情问民需 下一篇:农发行景东县支行积极支持地方粮食产业发展 ...
 
 

主办:中共普洱市委 普洱市人民政府 承办:普洱市融媒体中心
普洱网投稿:puernews@126.com 地址: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茶苑路1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25320150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3120240004 ICP备案号:滇ICP备11001122号-3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邮箱 jubao@12377.cn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举报邮箱smjidi@126.com 普洱网不良信息举报:0879-2147559
涉未成年专用举报电话:0879-2147559 举报邮箱:smjidi@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