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日报讯(通讯员 马艺源 杨明慧 文/图) 近年来,景东彝族自治县太忠镇岔箐村聚焦土地资源、肉牛产业和招商引资,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示范引领作用,探索出“党建+”多种产业融合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新模式,引领产业发展驶入“快车道”,描绘出产业振兴新画卷。 聚焦闲置土地,描绘耕种资源“新画卷”。岔箐村党总支以盘活闲置土地为出发点,积极探索基层党建服务土地流转的新开发模式,按照“党建+农户+三农服务部+土地集中连片开发”的发展思路,通过整合土地资源,采用土地连片开发的方式,积极盘活闲置土地。引进种植大户连片种植烤烟、饲草、蔬菜等作物,形成了土地运转的良性循环链。目前,岔箐村已连片开发土地4块300余亩,开挖机耕道路10余公里。引进种植大户5户,种植烤烟270余亩。通过土地流转收取租金79800元,带动当地群众务工2800余人次,务工收入达23万余元。 聚焦肉牛产业,描绘养殖资源“新画卷”。岔箐村党总支积极响应有关政策,立足资源禀赋,着力打造肉牛养殖示范村,做大做强肉牛养殖产业。按照“小规模、大群体”整村推进、分户饲养的发展模式,辐射带动全村发展肉牛养殖。目前,已建成饲草加工厂1个、肉牛养殖场1个,种植饲草30亩,随着各类设施的不断完善,全村计划扩充100头能繁母牛,做到基础母牛保供,肥牛养殖数量和质量不断繁殖壮大。 聚焦招商引资,描绘经济资源“新画卷”。村党总支坚持“党建统领招商引资”,以党建带队伍、促业务、优服务,持续推动招商引资项目落地。2021年,岔箐村集中流转土地110亩,引进福建商人投资成立源晟水产养殖有限公司养殖牛蛙,项目总投资1000万元。村民通过土地流转每年可获得土地流转资金11万余元,村级集体经济每年可增收管理服务费10000元。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