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资讯
时政
热点
问政
公告
时评
党建
视觉
直播
专题
策划
 
当前位置:普洱网首页 >> 专题库 >> 推进乡村振兴战略 >> 正文




发展特色产业 助力乡村振兴


来源:《普洱日报》  时间:2022/11/17/ 11:04 点击:

 

近年来,普洱市根据资源优势、气候特点、产业基础和市场需求,科学规划、统筹全局,大力发展特色产业,紧盯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短板弱项和瓶颈制约,创新产业发展模式,提升农业产业化、组织化水平,努力描绘一幅“农村美、农业强、农民富”的壮美画卷。

 

澜沧县:茨竹产业让群众生活“节节高”

普洱日报讯(通讯员  鲍茜茜  杨梓  文/图)   初冬,澜沧拉祜族自治县的茨竹又到了收获的季节,一棵棵深埋地下的笋芽拔地而起,为这个初冬增添了别样的风景。竹塘乡茨竹河村的笋农们穿梭在竹林间,忙着采摘、剥笋、分拣、搬运、烤制,一派热火朝天的喜人景象。

近年来,澜沧县依托生态环境优势和林地资源,在西南林业大学竹藤科学研究院专家团队指导下,采用“公司+农户+科技+市场”的发展模式,大力发展茨竹产业。澜沧青山竹笋农民专业合作社和3家个体经营户共同努力,联合相关部门按照竹林管护技术要求进行管护。同时,通过航空、高铁、高速公路进行运输,将新鲜竹笋、新鲜野生菌、新鲜木姜子等当地特产运送到成都、重庆、昌宁、西双版纳、思茅、河口、临沧等城市的餐桌。

茨竹是茨竹河村的支柱产业之一,有管理方便、生长快、见效快的特点,加之茨竹收获期在秋末冬初,与竹林内野生木姜子、野生菌错峰采收,深受笋农的喜爱。茨竹河村共有茨竹面积24500亩,自今年9月开采以来,产量达650吨,成为群众增收新亮点。

 

文龙镇:金菊花成为群众“幸福花”

普洱日报讯(通讯员  卢东  阿洪翠  杞志行  文/图)   近日,走进景东彝族自治县文龙镇瓦伟村金菊花育苗基地,只见金菊花苗青翠欲滴,长势十分喜人。瓦伟村金菊花育苗基地发挥党员示范作用,通过集中连片流转土地,有效盘活农户的闲田资源,实现剩余劳动人口就业,群众有了收益,生活有了奔头,金菊花成了村民的“幸福花”。

瓦伟村金菊花育苗基地占地面积12亩,承接代育全县8个乡(镇)1250亩绿美行动规划种植的金菊花苗,共带动脱贫人口、三类人员及周边群众就近就业800余人次,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3万元左右。

据了解,2021年,文龙镇围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率先引进金菊花产业,在文龙镇青龙村、瓦伟村试种植300余亩。2022年上半年,文龙镇种植1000余亩,实现产值300余万元。同时,文龙镇以“公司+三农服务部(村级集体经济)+农户”的发展模式,通过招商引资引进金菊花种植加工企业,延伸产业发展链条,巩固完善利益联结机制,现已形成集种植、观赏、加工、销售于一体的金菊花产业链。

 

坝溜镇:三岛柴胡为群众提供“致富方”

普洱日报讯(通讯员  吕晶  简莉莉  文思琦  邓燚霞  王普江 文/图)   近年来,墨江哈尼族自治县坝溜镇依托自然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中药材产业,打造“生物药材之乡”,在引进种植重楼、三七、黄精之后,又把种植周期短、成本低、价格高的三岛柴胡引入群众家,帮助群众增收致富。

2021年以来,坝溜镇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云南好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坝溜镇发展三岛柴胡种植,通过“技术+市场”的种植模式,由公司负责技术指导,种植户与公司签订保底收购合同,确保药材销路有保障,达到互惠共利的目的。

据了解,2022年,坝溜镇8个村共种植三岛柴胡620亩,涉及农户285户,预计产值可达100万元,三岛柴胡为坝溜镇群众提供了“致富方”。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上一篇:宁洱县玉米丰收村民“钱景”好 下一篇:西盟县:打好乡村振兴监督牌
 
 

主办:中共普洱市委 普洱市人民政府 承办:普洱市融媒体中心
普洱网投稿:puernews@126.com 地址: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茶苑路1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25320150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3120240004 ICP备案号:滇ICP备11001122号-3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邮箱 jubao@12377.cn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举报邮箱smjidi@126.com 普洱网不良信息举报:0879-2147559
涉未成年专用举报电话:0879-2147559 举报邮箱:smjidi@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