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普洱日报讯(田坝乡党委 文/图) 近年来,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田坝乡强化党建塑形赋能,聚焦村情民意,找准找实基层治理小切口,有效解决群众“急难愁盼怨”问题,全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 小支部大堡垒,强化政治引领。对全乡8个党总支、28个农村党支部和4个机关事业单位党支部全覆盖“过筛子”,开展分类晋级,持续整顿软弱涣散党组织,创建市级基层党建示范点1个;开展村党组织书记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擂台比武”,不断推动基层党建工作责任上肩、任务上心、措施上手,实现点亮面强。 小平台大阵地,提升服务质效。建成田坝乡党校、田坝乡基层党员教育实训基地,常态化开展学习培训、“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党内活动,成为服务党员和开展学习教育的重要平台。初心驿站、村民小组党群活动室成为群众议事、沟通、娱乐的重要载体。乡、村两级为民服务中心为群众提供精细化、一站式服务。建成8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广泛开展为民办实事活动,不断提升服务质效。 小网格大管家,构建善治格局。积极探索推行“党建举旗定向、党群走进网格、治理落到一线”联动模式,通过资源整合、机制融合,构建多网合一、一网多格的网格治理机制,设置一级网格1个、二级网格34个、三级网格181个、四级网格193个,配备网格员409个,将网格化治理体系打造成发现风险隐患的第一感知触角、化解矛盾纠纷的第一前沿阵地、便民利民的第一服务窗口、多元参与的第一共治平台。 小民约大监督,培育文明乡风。全乡179个村民小组全覆盖制定出台了合理、实用、可操作的差异化村规民约,充分发挥集民意、符民情、约民行的作用。通过开展评比“最美家庭”“好婆婆”“好媳妇”“十星级文明户”等活动,积极倡导文明新风、弘扬优良传统,有效激发村民内生动力,形成比学赶超、遵规守约的浓厚氛围。 小产业大收益,增强发展后劲。坚持党建引领,积极探索村级集体经济组织股份合作、自营、招租承租、购买服务等模式,做活做优个性化、张力足、后劲强的集体经济产业,带动村级集体经济持续增收。探索“党组织发动、瓢鸡养殖合作社技术指导、瓢鸡体验店销售分红”的利益联结机制,多村合建瓢鸡加工厂,将瓢鸡体验店开到了普洱市中心城区,打通瓢鸡从养殖到餐桌的完整产业链,实现村集体年均增收8.6万元。田坝村通过招租出租等方式,盘活集体固定资产,每年增收13.4万元。同时,田坝村还将村级集体经济与本地资源和产业发展充分融合,通过提供饮水服务和集镇卫生管理服务等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20.8万元。瓦桥村坚持党建引领,把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推动茶产业提质增效,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6.9万元。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