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资讯
时政
热点
问政
公告
时评
党建
视觉
直播
专题
策划
 
当前位置:普洱网首页 >> 专题库 >> 推进乡村振兴战略 >> 正文




竹塘乡以科技创新助力乡村振兴


来源:《普洱日报》  时间:2022/11/22/ 09:45 点击:

 

普洱日报讯(通讯员  张艳 赵蕨亨  鲍茜茜)   近年来,澜沧拉祜族自治县竹塘乡充分借助中国工程院挂钩帮扶机制,在院士和技术团队的指导下,不断提升农业科技水平,加速农业高质量发展,增加农民收入。

连日来,竹塘乡蒿枝坝二组村民刘石保趁着好天气,把收获的谷子拿出来晾晒。今年刘石保种植的品种是旱种水稻“滇禾优615”,该品种具有生育期短、抗旱等特点。以前刘石保家种的旱谷一亩地的收成大约是300公斤,现在种植旱地杂交水稻每亩可以收稻谷600至700公斤左右。

竹塘乡蒿枝坝村村民李福是朱有勇院士班的学生,从2018年开始至今,在院士班学了很多种植养殖技术。今年李福种了40亩辣椒,现已进入集中采收期,李福一边在田间采收辣椒,一边和笔者聊起来:“按市场价格每公斤8至9元计算,今年仅辣椒一项的收入就有5万元左右,生活越过越有滋味。”

近年来,在中国工程院的帮扶下,竹塘乡已陆续开办了以种植冬季马铃薯、蔬菜、林下三七、中药材、茶叶和畜禽养殖等为主要内容的培训班,共培训新型职业农民3000余名。竹塘乡因地制宜发展林下三七、冬季马铃薯、旱种水稻等产业,全乡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2年的1580元增长到2021年的10109元,成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生活富裕的美丽乡村。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上一篇:普洱市全面推进乡村生活垃圾治理 下一篇:景谷县资本金扶持项目为移民群众化解产业发 ...
 
 

主办:中共普洱市委 普洱市人民政府 承办:普洱市融媒体中心
普洱网投稿:puernews@126.com 地址: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茶苑路1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25320150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3120240004 ICP备案号:滇ICP备11001122号-3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邮箱 jubao@12377.cn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举报邮箱smjidi@126.com 普洱网不良信息举报:0879-2147559
涉未成年专用举报电话:0879-2147559 举报邮箱:smjidi@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