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日报讯(通讯员 王正松) 近年来,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广大科技特派员秉持初心,将科技、信息、管理、资金等现代生产要素导入全县农业农村第一线,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 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立足产业发展实际,精准选任科技特派员开展形式多样的技术指导、试验示范等服务工作,培育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经济收入。截至2021年末,全县共认定科技特派员106人。 强化科技培训,提高农民素质。科技特派员充分利用科技“三下乡”、科普宣传周、科技活动周等活动,深入到各乡(镇)进行科技宣传,发放薄壳山核桃、有机茶园种植、畜禽养殖技术、农药使用规程等各类宣传资料、手册近3万余份;畜牧类科技特派员到基层举办生猪规模化、标准化养殖技术、肉牛养殖、冻精改良技术、绿色健康养殖技术等培训班85期,培训人员达3400余人次;粮食类科技特派员到各乡(镇)开展农药安全使用、草地贪夜蛾识别及防治、玉米云斑病和白斑病等技术讲座培训220余期,培训人员7800余人次;蔬菜特派员到蔬菜基地开展脱毒红薯、玉米丰产栽培、农药安全使用等培训85期,培训人员3000余人次;果树、中药材等特派员开展茯苓替袋料栽培、薄壳山核桃替袋苗栽种等各类专题讲座45期,培训人员1900余人次。 开展定点技术服务,促进特色产业发展。目前,全县有21名科技特派员深入到6个乡(镇)15个村的田间地头开展科技培训,推广新品种6个,新技术7项,建设示范基地6个,培养基层技术骨干285人,为绿色产业发展夯实了科技基础。 建示范基地,促特色产业发展。围绕宁洱县的特色产业,科技特派员将农业科技触角直接延伸到广大农户、科技企业、示范基地,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现已建成生态茶园、薄壳山核桃、茯苓替代料种植、生猪健康养殖、肉牛直线育肥,山地养鸡等种养殖示范基地,辐射带动周边农户发展产业。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