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资讯
时政
热点
问政
公告
时评
党建
视觉
直播
专题
策划
 
当前位置:普洱网首页 >> 专题库 >> 推进乡村振兴战略 >> 正文




景谷县科技特派团推动笋用竹全产业链发展


来源:《普洱日报》  时间:2022/11/27/ 10:56 点击:

 

普洱日报讯(通讯员  李晓芬  舒成伟)   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森林资源丰富,十分适宜竹类生长。多年来,景谷县委、县政府积极引导群众利用荒山、坡地种植近5万亩竹子,主要竹种为勃氏甜龙竹。但由于管理粗放,经济效益低。

2021年6月,经云南省科技厅批准立项,云南省林业和草原科学院牵头,联合国际竹藤中心、普洱市林业和草原科学研究所、景谷县林业和草原局等单位,选派25名专家组成景谷县笋用竹产业科技特派团,把“课堂”设在竹林深处,采取建立示范基地、现场培训、组织观摩等方式,对竹农进行现场教学,培养高技能乡土人才。同时,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力度,通过竿龄结构和密度调整、打顶控梢、水肥调控、覆盖保湿等技术的应用,对退化竹林进行改造提升。

短短一年时间,科技特派团已在永平镇新建勃氏甜龙竹丰产栽培示范基地859亩,在威远镇新建勃氏甜龙竹分蔸移植示范基地159亩,并实施老竹林提质增效示范改造51亩,竹林有了较大改变,竹子进入产笋丰产期的时间大幅缩短,产笋期由常规的每年6月提早到2月,年采笋期长达8个月,鲜笋亩产量从以前的350公斤提升至目前的2000公斤。竹笋品质的提升,使市场售价实现翻番,在常规产笋淡季,每公斤最高售价达40元。

在科技特派团的影响带动下,景谷县各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重振发展信心,想方设法盘活竹产业,打出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人居环境整治、现代竹林产业发展“组合拳”。碧安乡推行“基层党组织+农户”的发展模式,由村党组织与云南云景林纸股份有限公司达成竹原料保障协议,对闲置分散的竹林进行采伐,将竹原料供给公司,收益由村集体及农户共同分配,形成群众增收、人居环境改善、村级集体经济增长的共赢局面。威远镇采取“党建+示范基地+农户”的模式,按照主抓一产、培育二产、谋划三产的目标,努力打造笋用竹产业“一村一品”产业发展格局。永平镇则实行“合作社+农户”的模式,促进笋用竹产业稳步规范高质量发展,切实将笋用竹产业培植成为农村经济发展新增长点,推动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助力乡村振兴。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上一篇:孟连县年内将建成8座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站 下一篇:江城县牛油果进入采摘期
 
 

主办:中共普洱市委 普洱市人民政府 承办:普洱市融媒体中心
普洱网投稿:puernews@126.com 地址: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茶苑路1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25320150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3120240004 ICP备案号:滇ICP备11001122号-3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邮箱 jubao@12377.cn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举报邮箱smjidi@126.com 普洱网不良信息举报:0879-2147559
涉未成年专用举报电话:0879-2147559 举报邮箱:smjidi@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