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日报讯(通讯员 张文智 周跃忠 谢莎莎 胥婷月 文/图) 近年来,景东彝族自治县立足良好的土地资源和气候条件优势,因地制宜发展冬农产品,按照“一县一业,一镇一特色,一村一品”的发展模式,不断优化种植结构,合理调整产业布局,引导群众大力发展冬季农业,不断提高土地使用率和农作物的产出率,增加农民经济收入。 近日,笔者来到文井镇文光村,放眼望去,一片片绿油油的冬早蔬菜长势喜人。种植户彭孝洪租了20亩地,在大春季节,用来种植烤烟,烤烟采收后,为提高土地利用率,改善土壤结构,又种植了20亩荚豆。目前,正值荚豆采摘的季节,彭孝洪正带领工人采摘成熟的荚豆。彭孝洪告诉笔者:“20亩地种烤烟的收入有16万元左右。烤烟收了以后,我们又种荚豆,预计收入有10万元左右。” 近年来,文井镇立足土地资源优势,做好土地流转这篇文章,农户将闲置的土地通过规范流转的方式租赁给种植大户,农户不但有了稳定的地租收入,同时在农闲时又到地里务工,获得劳务报酬,进一步拓宽增收渠道。 文井镇只是景东县冬农开发的典型乡(镇)之一。近年来,景东县结合自然条件、区位优势、可开发资源,形成了坝区以冬马铃薯、冬早蔬菜、烟后冬辣椒、冬大豆为主;半山区及河谷以冬早青豌豆、优质双低油菜为主;山区以小麦、荞麦等为主的冬季农业生产布局,发展适销对路品种,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目前,景东县已完成2022年冬农开发任务24.31万亩。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