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日报讯(通讯员 罗晋 宋丽娅 文/图) 近年来,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结合本地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发展水果产业,形成以柑橘和芒果为主导,多种水果“全面开花”的发展模式,助力乡村振兴。 一大早,镇沅县古城镇京联村蛮糯村民小组那单山水果基地里,工人们忙着分拣柑橘,柑橘装箱后,将运往成都、西安、重庆等地。 蛮糯村民小组的柑橘是普洱嘉源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2016年承包蛮糯村和南京村1200亩土地种植的,这里日照充足、土壤肥沃,独特的自然环境为柑橘类水果种植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公司总经理李大勇告诉笔者:“今年果树长势好,结出来的果子达到同行业较好水平,销量大幅提升,每公斤可以卖到5元以上。” 果农卫大荣边采摘柑橘边说:“我把家里的30亩地租给公司种植柑橘,一亩一年有200元的租金,公司又返聘我回来进行管理,每棵树支付10元的管理费,进入采摘期,老板又按每公斤7角的绩效工资给予提成,一年下来有9万元左右的收入。” 近年来,镇沅县不断转变农业发展模式,通过加大农业基地建设投入、成立水果种植专班、强化技术培训等多种方式,探索全县水果种植发展模式,搭建企业与农户合作桥梁,让企业带基地、连农户,实现产业增效、农民增收。2022年,镇沅县柑橘类水果种植面积达3.2万亩,约占总水果种植面积的46%,除柑橘类水果以外,还有晚熟芒果、西瓜、人参果等3.8万亩。下一步,镇沅县将继续发挥本地特色,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水果种植区域,以标准果园建设为抓手,加强标准化生产与管理,推进水果产业蓬勃发展,助农增收。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