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资讯
时政
热点
问政
公告
时评
党建
视觉
直播
专题
策划
 
当前位置:普洱网首页 >> 专题库 >> 推进乡村振兴战略 >> 正文




打造村美民富“新农村”


来源:《普洱日报》 马洁 时间:2022/12/26/ 11:42 点击:

 

近年来,普洱市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方针,将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扎实有序做好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工作,让乡村振兴成效更加稳固、更可持续,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普洱市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步伐

普洱日报讯(记者  马洁)   近日,普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普洱市农业现代化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提出要立足当前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现状与基础,紧盯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短板弱项和瓶颈制约,做优一产、做强二产、做大三产、农业市场主体倍增、科技创新应用、扩大开放合作6个方面16项重点工程,并明确了年度建设任务和责任单位,确保工程可落地、可达效、可考核。

《行动方案》提出,要加快推动普洱市由特色农业大市向现代农业强市迈进,到2024年,重点产业全产业链产值由2021年的1070亿元增加到1600亿元,重点产业农产品加工业与农业总产值之比达到2.2:1以上的总体发展目标。

据了解,普洱市农业现代化三年行动计划将牢牢守住保障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两条底线,树立大食物观,聚焦粮食、茶叶、咖啡、蔬菜(含食用菌)、水果、坚果、中药材、花卉、牛羊、生猪、淡水渔业、乡村旅游、烟草、蔗糖、天然橡胶等重点产业,从抓产品到抓产业、从抓生产到抓链条、从抓环节到抓体系转变,推动重点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同时,将实施六项重点工程,即紧扣绿色高效,做优一产。重点实施良田沃土强基、绿色发展引领、设施农业提升、农业生物安全4项工程。紧扣加工增值,做强二产。重点实施产地初加工提升、精深加工延链、加工园区建设3项工程。紧扣融合发展,做大三产。重点实施市场拓展畅通、农业品牌建设、精品乡村旅游、产业集群发展4项工程。实施农业市场主体倍增工程。重点实施产业链“链主”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市场主体培育。注重科技创新,促进动能转换。重点实施种业振兴、技术创新集成推广2项工程。扩大开放合作,增强发展活力。重点实施深度融入RCEP、跨境农业合作2项工程。

  

镇沅县龙头企业带动叫响冬季蔬菜品牌

普洱日报讯(云南日报记者  沈浩  通讯员  李桂霞  陶文洲)   近年来,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及气候优势,依托龙头企业带动农户发展,让蔬菜产业成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致富产业。

今年,恩乐镇复兴村那荣坝村民小组村民彭朝仙家的5亩蔬菜地喜获丰收,一家人忙着采摘无筋豆、白芸豆进行装袋,等待公司上门收购。今年是她家与云南富隆农业集团有限公司签约蔬菜种植订单的第四年,签约后公司免费提供蔬菜种子、化肥、农药、农膜,并派出专业人员进行种植技术指导,今年她家的蔬菜收入可达四五万元。

云南富隆农业集团有限公司蔬菜产业园区总面积47.3亩,建成蔬菜集散交易市场分拣及包装厂房、冷库及冷储设施、产品仓库和科技综合楼等,逐步成为集蔬菜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在该公司蔬菜产业园区,工人们正进行蔬菜分拣、定秤、冷冻封箱和装车,这些蔬菜将销往北京、上海、哈尔滨等地。2022年,该公司带动全县5130户农户种植冬春蔬菜2.75万亩,总产量预计达4万吨以上,产值预计达1.2亿元以上。时下正值冬春蔬菜盛产季,每天都有近200吨来自全县各乡(镇)的各类蔬菜汇集于园区,园区季节性用工量达600余人。恩乐镇恩乐村托写小组村民徐成之告诉记者,自从公司营业后,她每年都来分拣豆子,一天工钱能有80元至90元,还能兼顾家里的农活和家务。

据介绍,镇沅县通过龙头企业带动,持续做大做强蔬菜产业,不断扩大“镇沅蔬菜”品牌影响力。2022年,全县蔬菜种植面积将达10.3万亩以上,主要种植无筋豆、西葫芦、水晶豌豆、辣椒等,预计蔬菜产量可达13.3万吨,产值可达4.5亿元。

 

景谷县咖啡种植拓宽村民致富路

普洱日报讯(景谷县融媒体中心  文/图)   时下正值咖啡收获的季节,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各乡(镇)的咖啡地里,咖农们正忙着采摘咖啡果。

威远镇暖里村是景谷县最早试种咖啡的村庄之一,经过多年发展,咖啡产业已经成为当地村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据暖里村党总支书记许春介绍,暖里村咖啡种植面积达一万余亩,年产鲜果9000吨左右,年产值可达四千多万元。在咖啡产业带动下,老百姓的日子也越过越红火。

近年来,景谷县按照“以市场为导向、以生态咖园为基础、以科技创品牌”的发展思路,成立了景谷咖啡产业发展工作专班,建立咖啡产业链长制,进一步加强对景谷咖啡产业的领导及督促工作,积极组织咖农加入咖啡专业合作社、参加咖啡种植培训,推动咖啡产业提质增效。

截至目前,景谷县有咖农人数1.2万余人,全县种植咖啡3.4万亩,咖啡良种(卡蒂姆)1.5万亩,采摘面积3万亩,有咖啡初加工厂8个,咖啡企业25户,主要咖啡专业合作社4家。2021—2022年采摘季咖啡产量2800吨,完成总产值1.43亿元。下一步,景谷县将继续咖啡产业提质增效上下功夫,全面拓宽群众增收致富渠道,把咖啡产业打造成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衔接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

 

岳宋乡成功创建“信用乡”

普洱日报讯(通讯员 艾嘎)   近日,西盟佤族自治县在岳宋乡举行“信用乡”授牌暨“整乡授信”仪式,岳宋乡成为西盟县首个“信用乡”授牌的乡(镇),也是现代化边境小康村第一个“整乡授信”的乡(镇)。

据了解,开展“农村信用工程”创建和“整村整乡授信”工作是金融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有效衔接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也是提升“三农”普惠金融服务效率和质量的重要途径。成为“信用乡”后,可简化贷款手续,拓宽信贷服务领域,提高贷款授信额度,让各类信用主体充分享受贷款利率优惠提供依据,充分彰显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在推动金融助力乡村振兴中的积极作用。

据了解,此次“信用乡”创建,共对岳宋乡3个行政村、48个村民小组、2178农户进行全面建档,建档面达100%;对2160户农户进行评级,评级面达99.17%;对2152户农户进行预授信,授信面达98.81%,预授信金额达1亿元,授信金额较创建之前增加5000万元;辖区不良贷款率降到0.98%。

“成为‘信用乡’后,我们贷款方便了,发展产业的信心和底气也更足,今后我要继续发挥好致富带头人的作用,带动更多的群众走上致富路。”岳宋乡曼亨村村民岩开对今后的生活充满信心。

 

文东乡:酸柠檬变身“甜产业”

普洱日报讯(普洱市乡村振兴局)   连日来,在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文东乡多依树村花果山柠檬种植基地里,村民们正在忙着采摘、搬运柠檬。

2017年4月,文东乡引进普洱佳汇农业开发有限公司,采取“公司租地+本地用工”的方式,种植柠檬800亩,以点带面,最终实现柠檬种植2000亩的发展目标。在种植经营管理过程中,公司负责资金、技术、管理、销售等环节,通过做大做强柠檬产业,预计带动农户632户1266人,并创造250余个长、短期就业岗位,有效解决当地村民就近就业问题。

“现在,我们把土地流转给公司,获取土地租金,自己也在柠檬种植基地务工,每月还有近3000元的收入,其他时间还可以在家里养鸡养猪增加收入”。多依树村小芒堆村民小组村民陈小大高兴地说。

普洱佳汇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杨超告诉笔者:“公司于2018年初开始进场施工,截至目前,已支付地租费25万余元,支付务工工资200万左右。”

近年来,文东乡党委政府立足多依树村的资源优势,以“党建+公司+农户”的方式,形成种植、管理、采摘、销售集成化发展全产业链模式,带动当地群众就近就业,实现稳定增收,酸柠檬变身“致富果”。

 

碧安乡移民群众学网销带货

普洱日报讯(通讯员  罗红光  文/图)   近日,在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移民搬迁安置办的大力支持下,“电商+直播带货”培训走进碧安乡兴裕村移民群众的生活。此次培训共计15天,理论和实践操作相结合,让移民群众拓宽对“电商+直播带货”的认知,切身体会社会发展的巨变和大数据时代的便捷。

“感谢对我们移民群众的关心,让我们在家门口有机会免费学习‘电商+直播带货’知识,还实际教授操作,过去我们以为那些都是虚无的、不切实际的,但如今通过学习培训,我们对‘电商+直播带货’有了全新的认识,我们生产的货物又有了新的销售渠道。接下来,我们一定会与老师加强沟通联系,把我们的‘电商+直播带货’平台做大做强,真正实现电商销售,切实增加移民群众的收入。”兴裕村群众邱仕才激动地说。

据了解,兴裕村是由搬迁移民组建成立的行政村,举办此次“电商+直播带货”培训,拓宽了群众的增收渠道,让移民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上一篇:【普洱市乡村振兴观察】一个牛油果的奇妙旅 ... 下一篇:“网红村”里新图景
 
 

主办:中共普洱市委 普洱市人民政府 承办:普洱市融媒体中心
普洱网投稿:puernews@126.com 地址: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茶苑路1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25320150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3120240004 ICP备案号:滇ICP备11001122号-3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邮箱 jubao@12377.cn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举报邮箱smjidi@126.com 普洱网不良信息举报:0879-2147559
涉未成年专用举报电话:0879-2147559 举报邮箱:smjidi@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