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日报讯(通讯员 马艺源) 近年来,景东彝族自治县太忠镇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优势特色产业,以产业发展拓宽脱贫人口增收门路,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培育蔬菜产业。建立起“党支部引领+党员带头+农户规模种植+企业订单购销”的发展模式,将支部建在蔬菜产业链上,将党员聚在蔬菜产业链上,各基层党支部通过联合市场主体,开展订单农业,实现有产业发展能力和有产业发展意愿的脱贫户和监测户产业利益联结100%全覆盖。目前,太忠镇995户农户实现了利益联结“双绑”,带动脱贫户444户、监测户18户种植萝卜628.5亩、辣椒166亩。 发展烤烟产业。建立“烟叶+非烟”烟区产业综合体,深化烟粮生产合作,逐步形成了“烤烟+辣椒”“烤烟+萝卜”等科学合理的耕作模式。2022年,全镇新识别监测对象共20户72人,各类脱贫户、监测户积极发展烤烟生产。去年,太忠镇全年完成烤烟收购97.5万公斤,覆盖种烟农户446户,烟农交售收入达3148.86万元。 壮大肉牛产业。成立肉牛产业专班,建设肉牛养殖场2个、饲草加工厂3个、冻精改良点2个,建成肉牛专业合作社12个。目前,全镇肉牛共存栏8724头,养牛农户1412户,其中脱贫户及监测对象106户300余人。 编后 过去的一年,普洱市努力克服疫情对脱贫人口增收带来的不利影响,牵住收入监测“牛鼻子”,完善产业扶持“政策包”,强化就业保障“要素链”,通过打好“组合拳”增加脱贫群众收入,脱贫攻坚“成色”更足,幸福生活“底色”更亮。 日前出台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压紧压实各级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责任,确保不松劲、不跑偏。新征程上,普洱市正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踔厉奋发,实干兴普,全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普洱新篇章。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