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日报讯(景东县融媒体中心 文/图) 近年来,景东彝族自治县把蔬菜产业作为富民强县的重点支柱产业来打造。截至2022年12月,全县种植蔬菜15.25万亩,产量19.67万吨,产值9.8亿元。 推动蔬菜产业融合发展。坚持党建引领,落实县委书记、县长双组长的高位推动机制,建立县委副书记领办、政协副主席主办、政府副县长承办的“三办”专班领导机制,强化乡(镇)规划统筹、村组协调服务、合作社组织落实的基层领导机制,突出各级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力,带动各级各类蔬菜产业发展要素联动。启动创建蔬菜产业示范乡(镇)1个、示范村10个、专业示范社30个、重点企业5个、省级专业示范社5个,并全力推动现代物流、电子商务、休闲旅游等行业深度融合,形成蔬菜全产业链发展模式。 加快蔬菜产业提档升级。一是打造区域性产业发展高地。打造“坝区田园化、基地标准化、生产集约化、产品绿色化、产业融合化、产研一体化、全链市场化、质量品牌化”的现代化蔬菜产业,引进国家级龙头企业高原农产品公司落地景东,成立玉景公司,全链承接蔬菜产业转移,拓基地、建工厂、占市场,全力抢占区域性蔬菜产业发展高地。力争到2025年,全县发展种植蔬菜23.1万亩,实现综合产值35.45亿元。二是打造全产业链发展基地。与云南省蔬菜行业协会对接,就蔬菜品种选育栽培、精深加工与冷链物流开展合作,实现“产+加+销+储”全产业链发展。投资1.1亿元,启动建设占地面积3.5万平方米的农产品冷链物流精深加工产业基地。2022年,依托高原农产品公司外销蔬菜到越南等东南亚国家,创收5000余万元,实现蔬菜外贸销售“零突破”。三是打造“大产业+新主体+新平台”发展洼地。突出“大抓产业,主攻工业”建基地,坚持“抓有机、创名牌”培育自主品牌,积极构建现代产业体系。通过龙头企业带动,启动建设蔬菜产业示范园区1个,蔬菜交易中心3个,培育新型经营主体58个、种植大户210户。 促进三产融合。坚持市场主体“内培”“外引”,采取“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由村党组织领办创办专业合作社;由村集体带动农户特别是脱贫户、监测户发展蔬菜产业,落实好8个外销蔬菜品种种植;由公司负责种植全过程的技术指导服务、与种植农户签订最低保护价合同开展蔬菜产业保险等,确保群众蔬菜种植收入稳定,稳步推进蔬菜产业发展。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