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日报讯(通讯员 李思泽) 近年来,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田坝乡田坝村党总支充分利用集镇周边优势,运用“四强化四举措”工作法,发挥资源优势,打造组织强、产业兴、治理优、乡风好的发展格局,加快推进乡村振兴。 强化组织保障,锻造乡村振兴主心骨。田坝村始终坚持党建引领、制度先行,不断提升自身政治素质。严格执行“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支部主题党日等党内制度,让村“两委”班子在学习中坚定理想信念,树牢为民服务宗旨,凝聚干事创业共识。严格执行带班值班、外出报备、重大事项请示报告等制度,强化村级小微权力监督,规范村级服务制度,带着“民情日记本”走访群众,了解民情民意,解决困难问题。扎实推进村级“大岗位制”,精选站位高、思路清、工作实、本领强、能力足的年轻人充实到村“两委”。 强化产业带动,激活产业兴旺新动能。充分发挥产业优势,以群众利益为第一追求,全力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稳定提升群众收入。在坚持稳住烤烟基本盘的基础上,提出“8511”产业发展思路,动员农户户均养殖瓢鸡80羽,种植核桃5亩、林下药材1亩、冬农蔬菜1亩以上。通过集镇房屋出租、温泉开发、瓢鸡产业发展,实现了村级集体经济从2015年6.2万元增加到目前的53万元。创新开展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助产、助建、助学、助弱、助文、助优、助灾“七助”模式,通过基础设施投入、学生教育扶持、人居环境提升、老弱病残资助,不断激励党员群众自觉树立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和新的社会风尚。全覆盖建立“3个党员包保1户弱势群体户,确保弱势群体有2项短平快产业”的“312”党员结对帮扶机制,搭建党员与弱势群体帮扶桥梁,让党员参与政策宣讲、扶贫动态监测、产业带动等方面,激发党员使命感和责任感,促进党建成果转化。 强化基层治理,提升乡村振兴驱动力。强化党员管理,提升党员队伍素质,发动党员参与,打造共治共建共享的乡村治理格局。将法治乡村、乡风文明、乡村振兴、社会治理等内容纳入“三会一课”和支部主题党日,组建党员志愿服务队,发动基层党员充分参与基层治理,实现全村纠纷调解率100%,调解成功率96%。制定出台《村规民约》维护村、群众的合法权益和社会安定,形成村级活动场所党员每月分配管理制定,带动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促进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管理使用得当,进一步巩固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建立“办事不出村、最多跑一次”服务群众机制、村干部分片包干制度,针对弱势群体、困难党员提供上门服务活动,每名村干部每年完成4轮以上入户走访,解决群众急难问题78个,为民办好事实事23件。 强化乡风文明,打造美丽乡村新风景。田坝村积极开启“垃圾分类”“厕污共治”“村民文明诚信积分制管理”等治理模式,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注入了新活力。建立流动小红旗评比制度,每年从10%的村级集体经济中拿出一定资金执行评先评优,每年评选3个“清洁组”、15户“清洁家庭”、3户“示范党员”、3户“妇女能手”。以党员、妇女、青少年为基础,组建3支志愿服务队,创新开展关爱老弱病残、集镇河道人居环境提升等志愿服务活动11期132人次,全面提升村级治理服务水平。协助完成河堤建设项目800万元、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380万元等,进一步改善集镇整体环境,打造美丽乡村新风貌。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